一、别名

  • 石竹子花十样景花洛阳花巨句麦大兰山瞿麦南天竺草剪绒花竹节草瞿麦穗麦句姜龙须四时美圣茏草子野麦木碟花剪刀花等。部分别名反映其形态特征(如“竹节草”形容茎节膨大)或传统用途(如“南天竺草”与地域相关)。

二、入药部位

  • 植物来源:石竹科植物瞿麦(Dianthus superbus L.)和石竹(D. chinens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包括茎、叶、花和穗。秋季采收,阴干或晒干入药。

三、性味归经

  • 性味:苦,寒。

  • 归经:归心、小肠经,部分资料提及归膀胱经。性寒味苦,具清热利尿、破血通经之功。

四、功效主治

  • 功效

    1. 利尿通淋:治疗热淋、血淋、石淋等淋证,缓解小便不利、水肿。

    2. 破血通经:适用于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

    3. 清热解毒:治疗热毒疮疡、咽喉肿痛、湿热黄疸。

    4. 活血调经:调理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 主治

    • 淋证:热淋、血淋、石淋,小便涩痛、频数。

    • 妇科疾病:经闭、痛经、产后瘀阻。

    • 热毒病症:疮痈肿毒、咽喉肿痛、湿热黄疸。

    • 其他:水肿、跌打损伤、食管癌、直肠癌辅助治疗。

五、相关配伍

  1. 热淋、血淋:配伍萹蓄、车前子、滑石、山栀子仁、甘草、木通、大黄(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正散)。

  2. 石淋:配伍车前子、葳蕤、滑石。

  3. 血瘀经闭:配伍丹参、益母草、赤芍、香附、红花。

  4. 目赤肿痛:配伍菊花。

  5. 血淋:配伍仙鹤草、炒栀子、甘草梢。

  6. 妇人经血不通:配伍木通、大黄,酒煎服。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克;或入丸、散。

  • 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捣敷患处。

  • 炮制选择:生用或炒用,根据病情选择。

七、使用禁忌

  • 禁忌人群

    1. 脾胃虚寒者:禁用,因瞿麦性寒,易损伤脾胃阳气。

    2. 孕妇:慎用,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影响胎儿。

    3. 经期、哺乳期女性:慎用,可能影响月经和乳汁分泌。

  • 注意事项

    1. 避免长期大量使用,以防潜在毒性。

    2. 服用期间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八、炮制

  • 净制:除去杂质,冬春季用温水抢洗,夏秋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2分长横片,晒干。

  • 炮制参数:确保清洗彻底,切片均匀,干燥后密封保存。

九、鉴别

  1. 性状鉴别

    • :圆柱形,有分枝,表面淡绿色或黄绿色,节膨大。

    • :对生,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气微,味淡。

    • :萼筒长,花瓣先端深裂呈流苏状,与石竹(花瓣顶端齿裂)区别明显。

  2. 显微鉴别:需通过专业设备观察细胞结构。

  3. 理化鉴别:薄层色谱法检测蒙花苷、木犀草素等成分。

十、贮藏

  • 条件:置通风干燥处,密封保存以防潮防蛀。可用玻璃瓶或塑料袋密封,加干燥剂(如硅胶)。

  • 方法

    • 短期:麻袋装,避光存放。

    • 长期:低温(≤25℃)贮藏,定期晾晒防霉变。

    • 养护:3-4月及7-8月加强检查,防止虫蛀。

总结:瞿麦为清热利尿、破血通经的要药,广泛应用于淋证、妇科疾病及热毒病症。使用时需注意禁忌人群及配伍限制,炮制与贮藏需严格遵循规范,以确保药效与安全性。

十一、附图

原态

中药-瞿麦-原态.jpg

饮片

中药-瞿麦-饮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