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忍冬藤又称金银花藤、银花藤、金钗股、鹭鸶藤、老翁须、左缠藤、水杨藤、千金藤、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干、二花藤等,不同地区或文献中可能有所差异。
二、入药部位
忍冬藤的入药部位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茎枝。秋、冬二季采割,晒干后除去杂质,捆扎成束或切成段,干燥入药。
三、性味归经
性味:性寒,味甘。
归经:归肺、胃经(部分资料提及心经,但以肺、胃经为主)。
四、功效主治
功效
清热解毒:清除体内热邪,缓解热毒疮疡、咽喉肿痛等症状。
疏风通络:祛除风邪,疏通经络,缓解风湿痹痛、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
主治
热毒疮疡:痈肿疔疮、丹毒、喉痹、乳痈等。
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尤适用于风湿热痹。
其他:现代研究还表明,忍冬藤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等。
五、相关配伍
热毒疮疡:配伍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如五味消毒饮加减,增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作用。
风湿热痹:配伍桑枝、威灵仙、防己等,如白虎加桂枝汤加减,增强疏风通络、清热止痛作用。
咽喉肿痛:配伍板蓝根、牛蒡子、薄荷等,如银翘散加减,增强清热解毒、利咽止痛作用。
乳痈初起:配伍瓜蒌、贝母、乳香等,如瓜蒌牛蒡汤加减,增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
六、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克;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捣敷患处。
七、使用禁忌
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者:忍冬藤性寒,脾胃虚寒者服用可能加重腹痛、腹泻等症状。
孕妇:慎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过敏体质者:对忍冬藤过敏者禁用。
配伍禁忌:
- 温补药物:忍冬藤性寒,与温补药物(如人参、黄芪)同用可能降低疗效。
饮食禁忌:
寒性食物:如螃蟹、西瓜等,可能加重体内寒气。
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可能加重热毒症状。
八、炮制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炮制目的:去除杂质,便于煎煮和有效成分释放。
九、鉴别
性状鉴别
茎:呈长圆柱形,表面棕褐色或淡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明显膨大的节,节间长6~9cm,节上残留枝或叶柄。质轻而韧,断面黄白色,中空。
叶:对生,卷缩或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形至椭圆形,长2~6cm,宽1.5~3.5cm,暗绿色或黄绿色,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叶柄短。
花:偶见,呈短棒状,上部稍膨大,表面密被短柔毛。
气/味:气微,老茎味淡,嫩枝味微苦。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皮层较宽,有少数纤维。韧皮部较窄,纤维成束。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髓部薄壁细胞较大,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栅栏组织2~3列细胞,海绵组织较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环列。
十、贮藏
贮藏条件: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具体方法:
密封容器:将干燥的忍冬藤放入密封容器中,如玻璃罐、塑料密封盒或食品级密封袋,以防止空气中的湿气进入。可在容器中放置一小包干燥剂,进一步保持干燥。
避光低温:置于阴凉、干燥、避光处,避免与有挥发性物品共存。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药材状态,若出现明显变色、异味或结块,则已失效,不可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