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青蒿的别名包括蒿、草蒿、方溃、汎蒿、臭蒿、香蒿、三庚草、蒿子、草青蒿、草蒿子等,在古代文献中也有“香蒿”之称。

二、入药部位

干燥的地上部分(全草),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花盛开时采割,除去老茎、杂质,阴干后入药。

三、性味归经

  • 性味:味苦、辛,性寒。

  • 归经:归肝、胆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

  1. 清虚热、除骨蒸:清透阴分伏热,治疗温病后期余热未清、阴虚发热、骨蒸劳热。

  2. 解暑热:缓解外感暑邪引起的发热口渴、头痛头昏。

  3. 截疟:缓解疟疾发作时的寒战壮热,尤其适用于疟疾兼有暑热或湿热者。

  4. 退黄:利胆退黄,治疗湿热黄疸。

主治

  • 热病伤阴:夜热早凉、热退无汗或低热不退。

  • 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盗汗遗精、五心烦热、舌红少苔。

  • 暑热外感:发热口渴、头痛头昏。

  • 疟疾:寒热往来,尤其适用于恶性疟疾。

  • 湿热黄疸:皮肤及巩膜黄染、小便黄赤。

五、相关配伍

  1. 配伍鳖甲:青蒿得鳖甲可潜入阴分清伏邪,鳖甲得青蒿可使阴分之邪达于肌表,增强滋阴透邪清热之效,治疗阴虚发热、骨蒸潮热及温热病恢复期余邪未清。

  2. 配伍地骨皮:青蒿清透无汗骨蒸,地骨皮清泄有汗骨蒸,二者合用清热除蒸,治疗阴虚发热。

  3. 配伍黄芩:青蒿清透少阳邪热,黄芩清泄胆腑邪热,合用清胆利湿,治疗暑热成疟、寒热如疟。

  4. 配伍茵陈蒿:二者均入肝胆经,青蒿偏于燥湿,茵陈蒿偏于利湿,相合治疗暑湿少阳证及湿热黄疸。

  5. 经典方剂

    • 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治疗温病后期阴液耗伤、夜热早凉。

    • 蒿芩清胆汤:青蒿、黄芩、半夏、竹茹、枳壳、陈皮等,治疗少阳湿热证之寒热如疟、胸闷呕恶。

六、用法用量

  • 内服

    • 煎汤:6-12克,需后下(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有效成分挥发)。

    • 鲜品:用量可增至15-30克,捣汁服。

    • 丸散:按方剂配比,研末冲服。

  • 外用

    • 捣敷:适量鲜品捣敷患处,治疗疮疡肿毒、蛇虫咬伤。

    • 煎水外洗:治疗皮肤瘙痒、湿疹。

  • 特殊人群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青蒿性寒可能影响胎儿或婴儿。

    • 儿童:用量减半(3-6克/日),需遵医嘱。

    • 过敏体质:初次使用前需皮肤测试,观察是否过敏。

七、使用禁忌

禁忌人群

  1. 脾胃虚寒、肠滑泄泻者:青蒿性寒,可能加重腹痛、腹泻症状。

  2. 过敏体质者:可能引发皮肤瘙痒、红肿、过敏性休克。

  3. 神经官能症患者:长期使用可能加重神经功能紊乱。

  4. 产后血虚者:青蒿的寒性可能加剧血虚症状。

饮食禁忌

  • 避免与寒性食物同食:如绿豆、西瓜、苦瓜等,可能加重寒性。

  • 慎与寒性中药同用:如大黄、黄连等,可能增强寒性,损伤脾胃。

其他禁忌

  • 过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

  • 药物相互作用:与抗疟药、解热镇痛药同服需遵医嘱,可能增强药效或引发相互作用。

八、炮制

炮制方法

  1. 净制:除去残根、杂质,洗净后淋水润透,切短段,阴干或低温干燥。

  2. 炒制:取净青蒿段,文火炒至微黄色或褐黄色,取出放凉,增强燥湿作用。

  3. 鳖血制:淋入稀释的鳖血拌匀,文火炒干,增强滋阴退热功效。

  4. 醋制:武火炒制,边洒醋边炒至黄褐色,增强收敛作用。

炮制目的

  • 纯净药材:去除杂质,便于有效成分煎出。

  • 增强疗效:通过炮制改变药性,如鳖血制增强滋阴作用,醋制增强收敛作用。

  • 降低毒性:减少青蒿的寒性,减少对脾胃的刺激。

九、鉴别

性状鉴别

  • :圆柱形,上部多分枝,长30-8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

  • :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完整者展平后为三回羽状深裂,裂片线形,两面被短毛。

  • 气与味:气香特异,味微苦。

显微鉴别

  •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壁薄,皮层细胞含叶绿体,维管束散在,髓部明显。

  • 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不规则,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布满非腺毛和腺毛。

  • 粉末特征:非腺毛为T字形毛,腺毛为椭圆形分泌细胞。

理化鉴别

  • 薄层色谱法:以石油醚-乙醚为展开剂,喷以硫酸乙醇溶液,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可检出青蒿素。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青蒿素(C₁₅H₂₂O₅)不得少于0.10%。

十、贮藏

  • 环境:置阴凉干燥处,避免高温(≤25℃)、高湿(相对湿度≤65%)及阳光直射。

  • 包装:密封保存于玻璃罐或塑料盒中,防潮防蛀。

  • 养护:定期检查,发现虫害可用磷化铝熏杀,保持包装清洁干燥。

  • 特殊要求:青蒿素遇高温易分解,需避免长时间储存,建议储存期限不超过1年。

十一、附图

原态

中药-青蒿-原态.jpg

饮片

中药-青蒿-饮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