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 别名:并头草、赶山鞭、牙刷草、狭叶韩信草、通经草、紫连草、水韩信、溪边黄芩、金挖耳、野夏枯草、耳挖草、小号向天盏、狭叶向天盏。
二、入药部位
- 入药部位: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的干燥全草。夏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
三、性味归经
性味:辛、苦,寒(部分资料提及凉性)。
归经:归肝、肺、胃经(部分资料提及肾经,但以肝、肺、胃为主)。
四、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定痛。
主治:
疮痈肿毒、蛇虫咬伤:外用敷患处,内服治热毒疮疡。
出血证:吐血、衄血、血淋、赤痢。
水肿、黄疸、腹水:利水消肿,治肝硬化腹水、黄疸。
癌肿:肺癌、肝癌、直肠癌等(常与白花蛇舌草配伍)。
跌打损伤:散瘀止痛,治刀伤出血。
五、相关配伍
半枝莲 + 白花蛇舌草:增强清热解毒、抗癌作用,用于肿瘤治疗(如肺癌、肝癌)。
半枝莲 + 半边莲:协同利水消肿,治水肿、痈肿疮毒。
半枝莲 + 蒲公英:消痈散结,治热毒壅盛的痈疮肿毒。
半枝莲 + 金银花:增强清热解毒,用于温热病、疮疡。
半枝莲 + 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治肺热咳嗽、肺痈。
六、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入丸、散。
外用:鲜品捣敷患处,治疮痈肿毒、蛇虫咬伤。
炮制:晒干或阴干,切段使用(增强有效成分煎出)。
七、使用禁忌
孕妇禁用或慎用:性寒可能影响胎儿,需遵医嘱。
脾胃虚寒者慎用: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腹泻、恶心等胃肠道不适。
饮食禁忌:服药期间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过敏者禁用: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备注
名称澄清:部分资料中“半支莲”与“半边莲”易混淆,但本文所述为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与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不同,后者归心、小肠、肺经,主利水消肿。
现代应用:临床用于肝炎、肝硬化、肿瘤辅助治疗,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八、炮制
炮制方法:割取全株,除去杂草,晒干或阴干,切段。
炮制作用:增强清热解毒、化瘀利尿功效,便于有效成分煎出。
九、鉴别
性状鉴别:
茎:四棱形,表面黄绿色或紫棕色,光滑,质柔软,折断面纤维状,中空。
叶:叶片多脱落,残留叶皱缩卷曲,黄绿色,质脆。
花:总状花序偏向一侧,花冠蓝紫色,被毛。
气味: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含红花素、高山黄芩素、野黄芩苷等成分,粉末中可见纤维、导管及花粉粒。
十、贮藏
贮藏条件: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注意事项:炮制后密闭保存,避免有效成分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