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夜息香、仁丹草、水益母、见肿消、野薄荷、蕃荷菜、升阳菜等。
二、入药部位
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包括茎和叶。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
三、性味归经
性味:辛,凉。
归经:归肺、肝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主治: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适用于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
风热上攻,头痛眩晕:用于缓解因风热引起的头痛、目赤多泪等症状。
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可透发麻疹,缓解皮肤瘙痒。
肝郁气滞,胸胁胀闷:有助于疏肝解郁,缓解情绪不畅。
五、相关配伍
配伍金银花:增强清热解毒之力,适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配伍菊花:加强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之效,适用于风热上攻引起的头晕目赤。
配伍柴胡:协同疏肝解郁,适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情绪抑郁。
配伍白芷、川芎:增强通窍止痛之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
六、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3~6克,宜后下。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汁涂敷。
泡茶:每次泡茶可使用5克至10克干薄荷叶。
烹饪:菜肴中常用新鲜薄荷叶10克至15克,干薄荷3克至5克。
芳香疗法:将2至3滴薄荷精油加入扩香器中;如用于皮肤,应稀释后使用,每5毫升基础油中加入1至2滴精油。
七、使用禁忌
禁忌人群:
孕妇禁用: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对胎儿及自身健康不利,严重时可能引起流产。
薄荷过敏者禁用:可能引起皮疹、皮肤瘙痒、呼吸不畅等过敏反应。
虚汗不止者忌用:薄荷发汗解表,可能导致大汗淋漓,加重体虚。
阴虚发热者忌用:薄荷辛凉发散,可能加重伤阴。
肺虚咳嗽者忌用:薄荷行气发散,可能加重气虚症状,导致久咳。
注意事项:
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刺激脾胃,导致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
晚上使用可能影响睡眠,导致失眠。
眼部不慎接触薄荷可能引起不适或刺激流泪。
八、炮制
净制:除去老梗及杂质。
切制:喷淋清水,稍润,切段,晾干。
蜜制:先将蜜熔化,至沸腾时加入薄荷拌匀,用微火炒至微黄。
盐制:将薄荷叶蒸至软润,用甘草、桔梗、浙贝三味煎汤去渣,浸泡薄荷至透,再加入炒热研细的盐,待吸收均匀。
九、鉴别
气味:真薄荷具有清新的香味,假薄荷可能有淡淡的臭味。
形态:
真薄荷叶子为长圆状披针形、椭圆形,表面光滑。
假薄荷叶子为长圆形、椭圆形,表面有短绒毛和皱波状。
效果:真薄荷泡水有清香,口感清凉;假薄荷泡水苦涩,无效果。
与留兰香鉴别:
薄荷茎为红色,叶为绿色,轮生花序腋生。
留兰香茎为绿色,花序成圆柱形假穗状,生于茎和茎端。
十、贮藏
新鲜薄荷:
放入保鲜袋中系好袋口,放入冰箱冷藏室,或放入有冰块的保温盒中。
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放入保鲜袋中,封口后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保存。
干燥薄荷:晒干后放入密封的保鲜罐中,置于阴凉干燥处。
带根薄荷:可种植于花盆中,随时取用新鲜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