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鸡血藤的别名较多,常见的有:

  • 血风藤

  • 三叶鸡血藤

  • 九层风

  • 红藤(部分地区)

  • 活血藤(因其活血功效而得名)

二、入药部位

鸡血藤的入药部位为干燥藤茎。其藤茎砍断后,断面会渗出类似鸡血的红色汁液,故得名“鸡血藤”。

三、性味归经

  • 性味:苦、甘,温。

  • 归经:归肝、肾经。

四、功效主治

鸡血藤具有补血、活血、通络的功效,主治以下病症:

  1.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因其能活血调经,常用于妇科血瘀或血虚所致的月经病。

  2. 血虚萎黄:可补血养血,改善面色萎黄、乏力等症状。

  3. 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瘫痪:能舒筋活络,缓解因经络不通引起的疼痛和麻木。

  4. 跌打损伤:外用可活血化瘀,促进伤口愈合。

五、相关配伍

鸡血藤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1. 配当归、熟地黄:增强补血活血作用,用于血虚兼有瘀滞的病症。

  2. 配川芎、红花:增强活血化瘀作用,用于痛经、闭经等。

  3. 配独活、桑寄生: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4. 配黄芪、党参:用于气血两虚引起的乏力、头晕。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克;或入丸、散。

  • 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捣敷。

七、使用禁忌

  1. 孕妇慎用:鸡血藤有活血作用,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孕妇慎用。

  2. 月经过多者慎用:因其活血作用可能加重出血。

  3. 阴虚火旺者慎用:鸡血藤性温,阴虚火旺者使用可能加重症状。

八、炮制

鸡血藤的炮制方法较为简单:

  • 净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 炮制目的: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增强药效。

九、鉴别

  1. 性状鉴别

    • 外观:藤茎呈扁圆柱形,稍弯曲,表面灰棕色,有纵沟及横向裂纹。

    • 断面:皮部较厚,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形成“偏心性半圆形环”;木部黄白色,导管孔明显。

    • 气味:气微,味涩。

  2. 显微鉴别

    • 皮部有分泌细胞,含红棕色树脂状物质。

    • 木部导管多为孔纹导管。

十、贮藏

鸡血藤应贮藏于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霉、防蛀。

十一、附图

饮片

中药-鸡血藤-饮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