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羌活的别名包括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退风使者等。
二、入药部位
羌活的入药部位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
三、性味归经
性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膀胱经、肾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肿止痒、健脾利湿等。
主治:
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恶寒、无汗等症状。
风湿痹痛、肢体酸痛、关节肿胀等症状,特别是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病症。
头痛、身痛等风湿痹痛的症状。
皮肤病引起的红肿、瘙痒等症状。
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五、相关配伍
配防风:增强祛风除湿的作用,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感冒等病症。
配川芎:增强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效果,适用于头痛、偏头痛、风湿痹痛等病症。
配白芍:增强养血调经、舒肝止痛的效果,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胸胁疼痛等病症。
配当归、桂枝、细辛:可根据具体病情配伍,以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煎服,一般用量为3~10g。重剂使用时,用量可达6~60g,但需根据病情和体质谨慎调整。
七、使用禁忌
阴血亏虚者禁用:羌活辛香温燥,可能加重阴血亏虚的病情。
脾胃虚弱者慎用:过量服用可能导致呕吐等不良反应。
外感伴有咽喉干燥及阴虚火旺者不适用:羌活升散温燥的特性可能加剧症状。
肝旺及虚阳上越者慎用:重剂使用可能导致剧烈头痛。
八、炮制
羌活: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炒羌活:取净羌活片,锉焙干或面炒等。
酒羌活:取净羌活片加入黄酒拌匀,闷润至酒被吸尽,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羌活每100kg,用黄酒20kg。
九、鉴别
正品羌活:
蚕羌:略弯曲,节间缩短,呈紧密隆起的环纹,形似蚕。
竹节羌:节间延长,形如竹节状。
条羌:根较细,近根茎处有较密的环纹。
大头羌:根茎粗大,不规则结节状,顶部具数个茎基,根较细。
伪品羌活:如云南羌活、新疆羌活、地榆片等,与正品在形态、气味等方面存在差异。
十、贮藏
- 方法:密封保存,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或冰箱内,避免阳光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