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胡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中药材,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干燥根,其药性辛、苦、微寒,归肺经,具有降气化痰、散风清热的功效,是治疗外感风热、痰热咳喘的经典药物。以下从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配伍禁忌及现代研究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核心功效与主治病症

  1. 降气化痰

    前胡辛散苦降,性微寒,善清肺热、降肺气,为治疗痰热壅肺、肺失宣降所致咳喘胸满的要药。临床常用于治疗:

    • 痰热咳喘(咳嗽痰黄、胸闷气促)

    • 痰湿阻肺(痰多色白、咳吐不爽)

  2. 散风清热

    其辛散之性可疏散风热,常用于外感风热所致:

    • 发热头痛

    • 咳嗽痰多

    • 咽喉肿痛

二、经典配伍与方剂

  1. 配伍杏仁、桑白皮

    增强降气化痰之力,用于痰热壅肺之咳喘,如《圣惠方》前胡散。

  2. 配伍桑叶、菊花

    加强疏散风热之效,治外感风热咳嗽,如《温病条辨》桑菊饮加减。

  3. 配伍白前

    一宣一降,共奏宣肺化痰之功,用于痰涎壅肺之咳喘胸满。

三、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1. 祛痰作用

    紫花前胡的甲醇提取物可显著增加呼吸道黏液分泌,其祛痰效力与桔梗相当。

  2. 抗炎作用

    前胡苷、前胡素等成分可抑制炎症初期血管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

  3. 解痉作用

    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可缓解气道痉挛。

  4. 镇静作用

    能延长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改善烦躁不安症状。

四、临床应用要点

  1. 剂量与用法

    • 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

    • 炮制:蜜炙前胡可增强润肺降气之效。

  2. 禁忌人群

    • 阴虚咳嗽(干咳无痰、舌红少苔)

    • 寒饮咳嗽(痰液清稀、畏寒肢冷)

    • 孕妇慎用(因其活血散瘀作用)

  3. 配伍禁忌

    • 避免与异丙肾上腺素联用(可能产生药效拮抗)。

    • 阴虚火旺者忌与温燥药物同用。

五、鉴别与质量评价

  1. 药材性状

    • 白花前胡:根圆锥形,表面灰棕色,断面皮部淡黄白色,木部淡黄色。

    • 紫花前胡:根圆柱形,表面黑褐色,断面皮部易与木部分离。

  2. 质量标准

    以条粗壮、质柔软、香气浓者为佳。现代研究以白花前胡甲素、乙素含量作为质量控制指标。

六、临床研究进展

  1. 呼吸系统疾病

    • 联合射干、半夏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改善肺功能。

    • 单用或配伍桑白皮、贝母治疗小儿肺炎,可缩短退热时间。

  2. 心脑血管保护

    白花前胡提取物可增加冠脉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七、注意事项

  1. 剂量控制

    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

  2. 辨证施治

    需结合患者体质与病症特点,如:

    • 风热咳嗽:配伍薄荷、牛蒡子。

    • 痰热咳喘:配伍黄芩、瓜蒌。

  3. 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与含有乌头类药物的方剂同用。

八、附图

原态

中药-前胡-原态.jpg

饮片

中药-前胡-饮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