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是中药中一味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功效的常用药材,临床应用广泛但需注意体质禁忌与配伍规范。以下从功效、应用、禁忌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核心功效与主治

  1. 泻肺平喘

    桑白皮性甘寒,归肺经,能清泻肺热、降气平喘,主治肺热咳喘、痰黄而稠,常配伍地骨皮、黄芩、甘草等(如泻白散),也可用于水饮停肺所致的胀满喘息,配麻黄、杏仁、葶苈子以宣肺逐饮。

  2. 利水消肿

    桑白皮能通调水道、利水消肿,主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面目肌肤浮肿,常配茯苓皮、大腹皮(如五皮饮),对心衰、肾炎引起的水肿也有疗效。

  3. 其他功效

    • 清肝降压:可治疗肝阳上亢偏旺的高血压病症。

    • 止血:治疗衄血、咳血。

    • 修复组织细胞:现代研究发现其可淡化疤痕,用于皮肤损伤。

    • 美白养颜:富含蛋白质,对皮肤有营养作用。

二、现代药理作用

  1. 镇咳祛痰平喘

    桑白皮含黄酮类、香豆素类成分,具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可缓解支气管痉挛。

  2. 利尿抗炎

    能促进水液排泄,减轻体内水液代谢障碍导致的浮肿,同时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3. 调节血糖血压

    可延缓食物消化吸收,避免餐后血糖升高,同时具有降压作用。

  4. 抗氧化延缓衰老

    现代研究证实其具有抗氧化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三、临床应用与配伍

  1. 肺热咳喘

    常配地骨皮、甘草等,如泻白散,也可配百部治疗外感风热、肺气壅塞导致的咳嗽痰多。

  2. 水肿胀满

    配茯苓、白术等缓解水肿,也可配生苡仁、泽泻、车前子等治疗面目浮肿、小便不利。

  3. 高血压辅助治疗

    可治疗肝阳偏盛的高血压,但需注意剂量与配伍。

四、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

  1.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常规用量为5-10克,肺热壅盛或水肿较重时,医师可能将剂量增至15克/日,但需严格监测。

    • 配伍:需与其他药材配伍时,先浸泡20-30分钟,水煎30分钟以上,分2-3次服用。

    • 制剂:市售胶囊或片剂需按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遵医嘱调整。

  2. 禁忌人群

    • 肺寒咳嗽、脾胃虚寒者:慎用,需减少剂量或搭配温性药材。

    • 孕妇、儿童、过敏体质者:使用前必须咨询医师。

    • 肺寒无火及风寒咳嗽者:禁服。

    • 小便多者:因其有利水消肿的功效,服用后会出现小便增多、淋漓不尽的情况,也应禁服。

  3. 配伍禁忌

    • 温热性中药:如附子、干姜、肉桂等,可能因药性相反而抵消功效,甚至加重燥热或寒凉症状。

    • 收涩固表药:如麻黄根、浮小麦等,可能影响其利水效果,导致水湿滞留。

    • 含金属离子的矿物药:如石膏、龙骨、牡蛎等,可能生成沉淀,降低药效吸收。

    • 补气类中药:如黄芪等,可能削弱补益效果,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比例。

    • 部分西药:如阿托品等,可能抑制桑白皮的降压作用、扩张血管作用和祛痰作用。

    • 泻药:桑白皮水溶性成分具有导泻作用,不宜与泻药同用,以免严重腹泻反应。

五、不良反应与应对

  1. 胃肠道刺激

    过量服用可能引起腹泻、恶心,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脾胃虚弱,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2. 过敏反应

    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时,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六、附图

饮片

中药-桑白皮-饮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