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桑叶无特定广为人知的别名,通常直接以其植物名“桑叶”称呼。
二、入药部位
桑叶的入药部位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
三、性味归经
性味:甘、苦,寒。
归经:归肺、肝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降血压、利尿消肿、补血养颜、清肝明目。
主治:
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发热、疮疖、口腔溃疡等症状。
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高血脂。
帮助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改善肤色和提高肌肤光泽度,具有补血和抗衰老作用。
调节肝脏功能,改善眼睛疲劳、视力模糊等眼部问题。
五、相关配伍
桑叶配菊花:清肺润燥、清肝明目,辅助调理血脂和血压,对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有一定治疗效果。
桑叶配黄芪: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改善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
桑叶配枸杞:平肝明目、滋阴补肾,改善肝肾阴虚引起的眼干、眼涩等症状。
桑叶配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缓解热淋涩痛、湿热黄疸、燥热咳嗽等。
桑叶配金银花:增强清热解毒效果,但需注意适量饮用,以免引起脾胃虚寒。
六、用法用量
煎汁内服: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5~10克,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水洗眼。
炮制用法:发挥清肺润燥作用时多蜜炙用,发挥其他功效时多生用。
七、使用禁忌
月经期女性:桑叶具有凉血止血的作用,月经期间服用可能导致月经量减少或月经停止。
过敏者:对桑叶过敏的人群不可食用,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吞咽困难、红疹、瘙痒难耐等,甚至过敏性休克。
孕妇:怀孕期间不建议食用桑叶,因其凉血止血作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药物相克:桑叶不能与钙质剂、氢氧化铝制剂、亚铁制剂同时使用,可能产生相克反应,影响药物吸收,降低疗效。
八、炮制
桑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搓碎,去柄,筛去灰屑。
蜜桑叶: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净桑叶片中拌匀,闷润,用文火炒至表面深黄色,微有光泽,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桑叶每100千克用炼蜜25千克。
九、鉴别
叶片形状:卵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状,质脆易碎,摸上去有扎手感。
颜色:黄绿色调,既不是全绿也不是全黄。
气味:有微微的苦涩味,这是桑叶特有的气味。
与苎麻叶的区别:苎麻叶形状虽接近卵圆形,但边缘锯齿状不明显,质地和气味与桑叶不同。
十、贮藏
短期保存:将桑叶摊开透气几分钟后,装进保鲜袋,留几个透气孔,放入冰箱冷藏,可保鲜约10天。
长期保存:将桑叶放入泡沫箱中,利用其保温和保湿性能延长保鲜时间。
注意事项:
收到桑叶后先摊开透气,避免变质。
喂食蚕宝宝前晾干桑叶上的水雾,以免拉肚子。
投喂时让桑叶温度恢复至室温,避免温差过大对蚕宝宝造成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