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别名:老虎姜、鸡头参、黄鸡菜、节节高、仙人余粮。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 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 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 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的干燥根茎。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

入药部位

干燥根茎。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归脾、肺、肾经。

功效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主治

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

9~15克。

炮制

采集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

炮制方法

酒黄精:取净黄精,照酒炖法或酒蒸法炖透或蒸透,稍晾,切厚片,干燥。每100千克黄精,用黄酒20千克。呈不规则的厚片。表面棕褐色至黑色,有光泽,中心棕色至浅褐色,可见筋脉小点。质较柔软。味甜,微有酒香气。

鉴别

性状鉴别

①药材性状:

大黄精: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结节长可达10cm以上,宽3~6cm,厚2~3cm。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有皱纹及须根痕,结节上侧茎痕呈圆盘状,圆周凹入,中部突出。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淡黄色至黄棕色。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鸡头黄精:呈结节状弯柱形,长3~10cm,直径0.5~1.5cm。结节长2~4cm,略呈圆锥形,常有分枝。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有纵皱纹,茎痕圆形,直径5~8mm。

姜形黄精:呈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直径0.8~1.5cm。

味苦者不可药用。

②饮片性状:呈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淡黄色至黄棕色。切面略呈角质样,淡黄色至黄棕色,可见多数淡黄色筋脉小点。质稍硬而韧。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药性鉴别

酒黄精:酒制能助药势,使滋而不腻。

附图

原态

中药-黄精-原态.jpg

药材

中药-黄精-药材.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