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车前草别名众多,包括苤苢、马舄、当道、陵舄、牛舌草、虾蟆衣、牛遗、车轮菜、蛤蚂草、钱贯草、猪耳草、饭匙草、七星草、五根草、黄蟆龟草、蟾蜍草、猪肚子、灰盆草、打官司草、车轱辘草、驴耳朵草、钱串草、牛甜菜、黄蟆叶、牛耳朵棵等。
二、入药部位
车前草的入药部位为全草,即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全草,包括根、叶、花等部分。
三、性味归经
车前草味甘,性寒,归肝、肾、膀胱经,部分资料提及也归肺、小肠经。其性寒能清热,味甘可和中,故能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四、功效主治
车前草具有清热利尿、祛痰止咳、清肝明目、抑菌消炎、止血散瘀等功效,主治:
泌尿系统疾病:如水肿尿少、热淋涩痛、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
呼吸系统疾病:如痰热咳嗽、肺热引起的痰多、痰黄发热等。
肝火上炎之症:如目赤肿痛、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等。
感染性疾病:如口舌生疮、痔疮、痢疾、腮腺炎等。
跌打损伤:如瘀血肿痛、咯血、便血等。
五、相关配伍
车前草配蒲公英:增强清热利湿功效,辅助治疗泌尿系统感染。
车前草配鱼腥草:发挥清热解毒效果,治疗肺热咳嗽。
车前草配菊花:改善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视物模糊。
车前草配枸杞:清热利湿与滋补肝肾并用,适用于肝肾阴虚兼湿热者。
车前草配白术:调理脾虚湿盛导致的水肿、腹泻。
六、用法用量
内服:干品9-30克,鲜品30-60克,煎服或捣汁服。
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患处。
使用形式:可煎汤、泡茶、煮粥、凉拌或炒食,如车前草汤、车前草粥、凉拌车前草等。
七、使用禁忌
禁忌人群:
体寒者:车前草性寒,可能加重体内寒气,引起腹痛、腹泻。
脾胃虚寒者:可能损伤脾胃功能,加重症状。
孕妇: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影响胎儿发育。
对成分过敏者:可能引发呼吸急促、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
使用注意:禁止过量使用,以免导致头晕、恶心、腹泻、心悸等不良反应。
八、炮制
车前草的炮制方法主要为:
原药材处理: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炮制目的:清洁药材,便于保存和制剂,同时保留其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
九、鉴别
性状鉴别:
车前:根丛生,须状;叶片皱缩,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或宽卵形,表面灰绿色或污绿色,具明显弧形脉5-7条;穗状花序数条,花茎长;蒴果盖裂,萼宿存;气微香,味微苦。
平车前:主根直而长,呈圆柱形;叶片较狭,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非腺毛3-7细胞,长350-900μm。
显微鉴别:
- 车前:上、下表皮细胞类长方形,上表皮细胞具角质线纹;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腺毛头部2细胞,椭圆形,柄单细胞;非腺毛少见,2-5细胞,长100-320μm,壁稍厚,微具疣状突起。
十、贮藏
车前草应置通风干燥处贮藏,防潮、防虫蛀。具体措施包括:
环境要求: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
容器选择:使用干净的容器或袋子储存,避免与其他药材混合。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保存状态,如有变质或虫蛀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