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留行是中药中一味以活血通经、下乳消肿为主要功效的常用药材,临床应用广泛但需严格遵循禁忌与配伍原则。以下从其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禁忌及现代研究等方面展开介绍:
一、药性与归经
性味:苦,平。
归经:归肝、胃经。
药性特点:性善走窜,行而不守,通利血脉之力强,兼具活血通经与下乳消肿之效,尤宜于瘀血阻滞及产后乳汁不通之证。
二、核心功效
活血通经
主治血瘀所致的经闭、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含皂苷、黄酮类化合物,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
下乳消肿
为治疗产后乳汁不下之要药,常与穿山甲、通草配伍。
对气血虚弱者,可配伍当归、黄芪等补气益血药;对乳痈肿痛者,可配伍蒲公英、瓜蒌等清热解毒药。
利尿通淋
主治水瘀互结之水肿、小便不利、淋证涩痛。
常与利水通淋药如车前子、滑石配伍,增强疗效。
消痈散结
主治热毒所致的痈肿、疔疮、淋巴结肿大等。
外用可研末调敷,内服可配伍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
三、临床应用
妇科疾病
经闭、痛经:常与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配伍,如桃红四物汤加减。
产后乳汁不下:可单用或与穿山甲、通草、猪蹄炖汤服用。
乳痈肿痛:可配伍蒲公英、瓜蒌、金银花等,如瓜蒌牛蒡汤加减。
泌尿系统疾病
淋证涩痛:常与车前子、滑石、木通等配伍,如八正散加减。
水肿:可配伍茯苓、泽泻、白术等,增强利水消肿之效。
外科疾病
痈肿、疔疮:可研末调敷,或配伍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等内服。
毒蛇咬伤:可配伍半边莲、七叶一枝花等,捣烂外敷。
四、用法用量
煎服:5~10克。
炮制:生用或炒用。炒王不留行可增强活血通经之力,常用于妇科疾病;生王不留行多用于外用。
五、使用禁忌
禁忌人群
孕妇:活血通经之力强,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禁用。
月经期女性:活血作用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禁用。
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禁用。
过敏体质者:可能引发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慎用。
配伍禁忌
忌与止血药同用:如艾叶、三七、地榆等,以免药效相抵。
忌与收敛药同用:如五味子、诃子等,以免影响活血通经之效。
用量禁忌
- 避免过量:过量服用可能导致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引发脏腑损伤。
六、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 主要含环肽、三萜、皂苷、黄酮苷、类脂、脂肪酸和单糖等。
药理作用
抗凝作用:可降低全血黏度,改善血液“浓、黏、凝”状态,预防血栓形成。
抗炎作用:对乳腺增生、乳腺炎等炎症性疾病有显著疗效。
抗菌抗病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
促进乳汁分泌:可增强乳腺内皮细胞的细胞活力和增殖活性,促进乳蛋白合成。
抗肿瘤:对多种肿瘤细胞系有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PI3K/AKT和MAPKs/ERKs信号传导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