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禹白附、牛奶白附、独角莲、独脚莲、鸡心白附、疔毒豆、麻芋子、雷振子、野半夏、野慈菇。
二、入药部位
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
三、性味归经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归胃、肝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
祛风痰:治疗风痰阻络所致口眼歪斜、惊风癫痫。
定惊搐:缓解破伤风、抽搐等症状。
解毒散结:用于瘰疬痰核、毒蛇咬伤、痈肿疮毒。
止痛:治偏头痛、风湿痹痛。
主治
中风痰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惊风癫痫:风痰壅盛所致抽搐。
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外科疾病:瘰疬、毒蛇咬伤、痈疽肿毒。
头痛:风寒湿邪所致偏头痛。
五、相关配伍
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配伍:白附子、僵蚕、全蝎。
主治:风痰阻络之口眼歪斜。
白附子饮(《准绳》)
配伍:白附子、半夏、天麻、木香。
主治:风痰壅阻四肢抽搐、呕吐痰涎。
白附子丸(《圣惠方》)
配伍:白附子、牛黄、龙脑、白僵蚕。
主治:风痉身体强直、牙关紧急。
外用方
瘰疬痰核:白附子末调醋敷患处。
毒蛇咬伤:鲜品捣烂外敷。
六、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研末服0.5~1g)。
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生品内服宜慎,需炮制后使用。
七、使用禁忌
禁忌人群:
孕妇禁用(有毒,可能致畸)。
阴虚血虚动风者慎用。
配伍禁忌:不宜与附子同用(同属有毒,易增毒)。
其他:
过量可导致中毒(呕吐、腹泻、昏迷)。
对白附子过敏者禁用。
八、炮制
生白附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直接入药(多外用)。
制白附子:
工艺:净白附子浸泡数日,加白矾水煮至无白心,切厚片干燥。
辅料:每100kg白附子用生姜、白矾各12.5kg。
目的:降低毒性,增强祛风痰作用。
九、鉴别
性状鉴别
块茎:椭圆形或卵圆形,表面白色至黄白色,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
质地: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半透明。
气味:无臭,味淡、麻辣刺舌(生品)。
显微鉴别
粉末:淀粉粒单粒球形或类球形,草酸钙针晶束散在。
理化反应:遇碘液显蓝色(淀粉反应),遇氯化钡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硫酸盐反应)。
十、贮藏
容器:密封竹篓或麻袋,置通风干燥处。
环境:防潮、防蛀,避免与酸性物质共储。
养护:定期检查,发现霉变或虫蛀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