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降丹、降药、水火丹、白灵药、夺命丹。

二、入药部位

为二氯化汞(HgCl₂)和氯化亚汞(Hg₂Cl₂)的混合结晶,通过特定炮制工艺制得。

三、性味归经

  • 性味:辛,热;有毒。

  • 归经:归脾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

  1. 消痈溃脓:治疗痈疽发背、疔疮、瘰疬等症,促进脓成速溃。

  2. 蚀腐杀虫:祛除腐肉,杀灭皮肤寄生虫,治疗风癣疥癞。

  3. 祛腐排脓:用于阳证疮疡及瘰疬形成的瘘管,久不收口。

  4. 退管生肌:促进疮面愈合,消退瘘管。

主治

  • 外科疾病:痈疽发背、疔毒疮肿、脓成不溃、腐肉难消。

  • 皮肤疾病:风癣、疥癞、顽固性溃疡。

  • 瘘管形成:瘰疬、疮疡久不收口形成的瘘管。

五、相关配伍

  1. 提脓拔毒方(《外科正宗》)

    • 配伍:生石膏九分,白降丹一分。

    • 用法:共研极细,用棉纸拈作药线,润以面糊,将丹拌上,插入脓管,或撒疮上,以膏贴之。

    • 主治:疮疡脓成不溃、腐肉难消。

  2. 夏冰对配丹(《种福堂方》)

    • 配伍:白降丹、生半夏、冰片。

    • 用法:生半夏对掺,加冰片少许,能令肉麻不痛。

    • 主治:疮疡疼痛,减少白降丹的刺激性。

  3. 九一丹(《医宗金鉴》)

    • 配伍:白降丹一分,生石膏九分。

    • 用法:研末撒布疮面,或加工成药丁插入疮口。

    • 主治:轻症疮疡,促进排脓生肌。

六、用法用量

  • 外用

    • 研末撒疮头上,或合他药研末调涂。

    • 加工搓制成药丁,插入疮口。

    • 具体用量:疮大者用0.15克,疮小者用0.03~0.06克,以清水调敷疮上。

七、使用禁忌

  1. 禁忌人群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肝肾功能不全、造血系统疾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2. 注意事项

    • 本品为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含汞,不宜长期使用;外用亦宜微量。

    • 幼儿、颜面五官、大血管、神经部位及关节部位忌用。

    • 禁止内服,误服可能导致汞中毒。

八、炮制

  1. 原料:汞800g、硝酸900g、盐酸1000g。

  2. 工艺

    • 汞放入搪瓷缸内,加硝酸,再徐徐加入盐酸,搅匀。

    • 水浴(70~80℃)加热2~3小时,放冷至室温,滤过。

    • 滤液蒸干,残渣加70~80℃纯化水,搅拌溶解,趁热滤过。

    • 避光冷却,在2~10℃析出结晶,低温(40~50℃)干燥,粉碎过筛。

  3. 目的:制得白色细小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确保含氯化汞(HgCl₂)≥98.0%。

九、鉴别

  1. 外观鉴别

    • 色雪白,刚炼出后为针状结晶体,装瓶后碎成颗粒状结晶体,质重。
  2. 理化鉴别

    • 溶于水和酒精,常温水中饱和溶液为7%,95%酒精中饱和溶液为13%。

    • 遇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3. 假货鉴别

    • 石膏不溶于水;芒硝、食盐溶于水但无白降丹的挥发特性。

    • 真品白降丹用火烧会瞬间挥发干净,丝毫不剩杂质,并冒白烟。

十、贮藏

  • 环境:密闭,避光,置干燥处。

  • 有效期:1.5年。

  • 养护:定期检查,避免与酸性物质共储,防止受潮。

十一、附图

药材

中药-白降丹-药材.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