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白及的别名包括甘根、连及草、白给、冰球子、白鸡儿、白鸡娃、地螺丝、羊角七、千年棕、君求子、一兜棕、白鸟儿头、皲口药、利知子等。

白及白芨是同一种中药材的不同名称,其标准名称为白及,别名包括白芨、甘根、白给等。

二、入药部位

白及的入药部位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或烘干。

三、性味归经

  • 性味:苦、甘、涩,微寒。

  • 归经:归肺、肝、胃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

  1. 收敛止血: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等多种出血症状。

  2. 消肿生肌:促进疮疡、烧伤、皮肤损伤等的愈合,减少瘢痕形成。

  3. 润肺止咳:对肺燥咳嗽、痰黏难咳等症状有良好的润肺止咳作用。

  4. 清热解毒:对于体内热毒引起的咳嗽、咽痛等症状有清热解毒的效果。

主治

  • 出血症: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等。

  • 皮肤损伤:水火烫伤、皮肤皲裂、疮疡痈肿等。

  • 呼吸系统疾病:肺燥咳嗽、痰黏难咳等。

  • 其他:痈肿疮毒、烫灼伤、手足皲裂、肛裂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等。

五、相关配伍

  1. 白及散(《医学启蒙》):配伍白及、阿胶、款冬、紫苑等,用于治疗肺痿。

  2. 白及枇杷丸(《证治准绳》):配伍白及、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阿胶等,用于治疗咯血。

  3. 铁箍散(《保婴撮要》):配伍白及与其他药材,用于治疗疮疖痈疽。

  4. 白及粉:研末敷于伤处,缓解外伤出血。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5克;研末吞服,3~6克。

  •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

七、使用禁忌

  1. 禁忌人群

    • 外感及内热壅盛者禁服。

    •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反乌头)。

  2. 注意事项

    • 孕妇慎用。

    • 用药期间需避免辛辣刺激及寒凉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 服用一周症状无缓解应及时就医。

八、炮制

  1. 净制: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

  2. 闷润:用清水浸泡至透,一般20-30小时,每8小时换水一次,自然闷润2-4小时。

  3. 切制:润透后切薄片,厚度1-2mm,异形片比例≤5%。

  4. 干燥:在50-65℃下干燥4.0-6.5小时,水分不得过15.0%。

  5. 包装:密封包装,注明生产日期和批号。

九、鉴别

性状鉴别

  • 外观: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

  • 质地: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半透明,可见散在的点状维管束。

  • 气味: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

显微鉴别

  • 粉末特征:黄白色,含糊化淀粉粒、薄壁细胞、大型粘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及纤维(壁木化,具人字形或椭圆形纹孔)。

理化鉴别

  • 化学定性

    • 取滤液1ml,加入新配制的碱性酒石酸铜试剂5-6滴,沸水浴加热5分钟,产生棕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 取滤液1ml,加入5% α-萘酚乙醇溶液3滴,摇匀后沿试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0.5ml,在二界面处形成紫红色环。

十、贮藏

  • 环境:置通风干燥处,密封防潮。

  • 包装:使用聚乙烯塑料袋或陶瓷罐、玻璃瓶包装,内附干燥剂。

  • 期限:暂定24个月。

  • 养护:定期检查,若发现受潮变软,需及时晾干,但忌暴晒。

十一、附图

原态

中药-白及-原态.jpg

药材

中药-白及-药材.jpg

饮片

中药-白及-饮片.jpg

中药-白及-饮片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