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常山的别名包括互草、恒山、七叶、鸡骨常山、翻胃木、黄常山、土常山、大常山、树盘根、一枝蓝、鸡骨风、风骨木、白常山、摆子药。
二、入药部位
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干燥根。
三、性味归经
性味:苦、辛,性寒;有小毒。
归经:归肺、肝、心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涌吐痰涎,截疟。
主治:痰饮停聚,胸膈痞塞,疟疾。
五、相关配伍
常山配鳖甲:常山长于清热、开痰、截疟,鳖甲善于滋阴潜阳、软坚散结。两药配伍,可增强清热开痰、滋阴潜阳、软坚散结、截疟的作用。适用于疟久不愈而成疟母的症状。
常山配青蒿:常山性寒,有清热、开痰、截疟之功;青蒿有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之用。两药配伍,可增强截疟和解除疟疾寒热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疟疾症状。
常山配黄芪:常山性寒,有清热、开痰、截疟之功;黄芪有补气、升阳、固表之用。两药配伍,可增强清热开痰、补气升阳、截疟固表的作用。适用于虚人久疟不止的症状。
常山配槟榔:常山与槟榔均可祛痰治疟,用于疟疾。但常山上行涌吐痰涎,易引起呕吐,用于胸中痰饮;槟榔则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用于肠道寄生虫、食积气滞、泻痢后重、水肿脚气。
常山配瓜蒂:常山与瓜蒂均为苦寒之药,有涌吐痰饮的作用。但常山以去胸中痰饮为主,瓜蒂除涌吐热痰外,还可用于宿食停留于胃。
六、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涌吐可生用,截疟宜酒制用。治疗疟疾时,宜在寒热发作前半天或2小时服用。
七、使用禁忌
禁忌人群:
久病体弱、正气不足等人群应慎服本品,以免导致疾病症状加重。
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应用此药物时也应咨询医生,不可以擅自用药,以免对自身或者胎儿造成不利影响。
脾胃虚弱者慎用。
注意事项:常山苦寒伤胃,易致呕吐,使用时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避免出现中毒等不良反应。常山不宜与藜芦同用。
八、炮制
生常山:苦、辛、寒,有毒,生用则上行,有较强的涌吐痰饮作用,多用于胸膈痰饮积聚、癫狂等。
酒常山:酒制后作用缓和,毒性降低,多用于截疟。
处方用名:常山、炒常山、鸡骨常山(用麸皮同拌炒至黄色)。
九、鉴别
常山的根呈圆柱形,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约1.5-7cm,表面棕黄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和须根痕。
十、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