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穿心莲的别名包括:一见喜、春莲秋柳、榄核莲、苦胆草、金香草、金耳钩、印度草、苦草等。

二、入药部位

入药部位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包括茎和叶。

三、性味归经

  • 性味:苦、寒。

  • 归经:归心、肺、大肠、膀胱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

  1. 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2. 凉血消肿:治疗痈肿疮疡、毒蛇咬伤。

  3. 燥湿:缓解湿热泻痢、热淋涩痛、湿疹瘙痒。

主治

  • 热毒证:风热感冒、肺热咳喘、肺痈、顿咳劳嗽。

  • 湿热证:泄泻痢疾、热淋、黄疸、湿疹。

  • 外科疾病:疔疮疖肿、毒蛇咬伤。

五、相关配伍

  1. 湿热泻痢:配伍黄连、马齿苋、秦皮。

  2. 肺热咳喘:配伍黄芩、桑白皮、蒲公英。

  3. 风热感冒:配伍金银花、连翘、薄荷。

  4. 热淋涩痛:配伍车前草、瞿麦、黄柏。

  5. 皮肤感染:鲜品捣烂外敷,或配伍黄芩、黄连、龙胆。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片剂。

  •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患处。

  •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宜久服;孕妇及儿童需遵医嘱。

七、使用禁忌

  •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孕妇、儿童。

  • 配伍禁忌:不宜与温补性中药(如人参、黄芪)同用。

  • 现代研究:过量可能引起恶心、腹泻;过敏体质者慎用。

八、炮制方法

  • 干燥:秋季采收后,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 切制:干燥后切段或粉碎,直接入药。现代多为干燥切段使用,无特殊炮制工艺。

九、鉴别

性状鉴别

  • :方柱形,多分枝,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节稍膨大。

  • :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味极苦。

  • 粉末:显微镜下可见非晶质结构,薄层色谱显示穿心莲内酯特征斑点。

理化鉴别

  • 薄层色谱:供试品与对照药材色谱在相同位置显相同颜色斑点。

  • 内酯反应:乙醇提取液加碱性试剂显紫红色。

十、贮藏

  • 条件:置干燥处,密封防潮、防蛀。

  • 方法:定期检查,霉变或虫蛀者不可使用。

十一、附图

药材

中药-穿心莲-药材.jpg

饮片

中药-穿心莲-饮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