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磁石的别名众多,主要包括:灵磁石、活磁石、吸铁石、玄石、慈石、磁君、处石、元武石、吸针石、熁石、摄石、铁石、戏铁石、延年沙、续未石、拾针、绿秋、伏石母、玄武石、帝流浆、席流浆、瓷石、熁铁石、雄磁石等。

二、入药部位

磁石为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族磁铁矿的矿石,主含四氧化三铁(Fe₃O₄)。采挖后,除去杂石即可入药。

三、性味归经

  • 性味:性寒,味咸。

  • 归经:归肝、心、肾经。

四、功效主治

  • 功效: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 主治

    • 心神不宁、惊悸失眠、癫痫。

    • 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

    • 肝肾阴虚引起的耳鸣耳聋、视物昏花。

    • 肾虚气喘、呼吸短促。

五、相关配伍

  1. 镇惊安神:与朱砂、琥珀配伍,增强镇惊安神之效,适用于心火亢盛所致的心悸失眠。

  2. 平肝潜阳:与石决明、珍珠母配伍,平抑肝阳上亢,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目眩。

  3. 聪耳明目:与熟地黄、山茱萸配伍,滋肾填精,改善肾虚耳鸣、视物昏花。

  4. 纳气平喘:与代赭石、旋覆花配伍,降气平喘,治疗肾虚作喘。

  5. 收敛固涩:与龙骨、牡蛎配伍,增强固涩止遗之效,适用于小儿遗尿、老人尿频。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常用量10-30g,需先煎40分钟以上以析出有效成分;或入丸、散剂,每次1-3g。

  • 外用:适量研末敷贴。

  • 注意:煎煮时宜用纱布包裹,避免沉底焦糊。

七、使用禁忌

  •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腹泻者及孕妇慎用。

  • 药物相互作用

    • 避免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同用,以免降低药效。

    • 不宜与附子、肉桂等温热性药物同用,以免加重病情。

  • 其他:长期服用需定期检查血铁含量,肾阳虚衰者慎用。

八、炮制

  • 炮制方法:煅醋淬法。取净磁石,砸成小块,置无烟炉火上煅至红透,立即倒入醋中淬制,如此反复煅淬至质地酥脆,研成粗粉。每100kg磁石用醋30kg。

  • 炮制作用:煅制后磁性减弱,更适合补肾纳气,且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

九、鉴别

  • 性状鉴别:不规则块状,多具棱角,铁黑色,条痕黑色,不透明,半金属光泽,体重,质坚硬,断面不平坦,具磁性,有土腥气,味淡。

  • 显微鉴别:反射偏光镜下呈灰色并微带棕色,近等轴粒状,沿粒间被赤铁矿交代;赤铁矿呈亮灰色,纤维状,非均质明显。正交偏光镜下为均质性,反射率20%(伏黄)。

  • 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稀盐酸4ml,振摇,滤过,取滤液加硫氰酸铵试液,即显血红色。

十、贮藏

  • 贮藏方法:置干燥处,密闭保存,防尘、防潮、防蛀。

  • 保存期:矿物药一般保存期不超过10年。

十一、附图

药材

中药-磁石-药材.jpg

中药-磁石-药材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