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灯心草又称灯芯草、灯草、水灯心、野席草、龙须草、曲须草。其中,”灯芯草”为最常见别名,因古代用作油灯灯芯而得名。

二、入药部位

干燥茎髓。灯心草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Juncus effusus L.)的干燥茎髓,呈细长圆柱形,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有细纵纹,质轻柔软,断面白色,无臭,味淡。

三、性味归经

  • 性味:甘、淡,微寒。

  • 归经:归心、肺、小肠经。

四、功效主治

  • 功效:清热利水,清心除烦。

  • 主治

    • 心系病症: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小儿夜啼(如《证治准绳》灯心竹叶汤)。

    • 水液代谢障碍:小便不利、淋漓涩痛、水肿(可辅佐木通、滑石)。

    • 热毒病症:喉痹、乳痈、鼻衄(如《圣济总录》灯心散治鼻衄)。

    • 其他:破伤风、湿热黄疸。

五、相关配伍

  1. 朱砂拌灯心:灯心草段与朱砂拌匀,增强清心安神之功,治心烦失眠。

  2. 淡竹叶配伍:灯心草配淡竹叶,清心降火,治心热烦躁(《证治准绳》灯心竹叶汤)。

  3. 龙胆草、夏枯草、蒲公英:灯心草与龙胆草、夏枯草、蒲公英配伍,清肝泻火,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

  4. 酸枣仁、夜交藤:灯心草配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治心脾两虚之失眠。

  5. 栀子、菊花、桑叶:灯心草配栀子、菊花、桑叶,清肝明目,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3g;或入丸、散。鲜品15-30g。

  • 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撒敷,或吹喉、调敷。

  • 炮制差异:朱砂拌灯心增强清心安神作用,灯心炭多用于止血。

七、使用禁忌

  • 禁忌人群

    • 脾胃虚寒者慎用(性微寒,易伤阳气)。

    •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可能影响胎儿或婴儿健康)。

    • 低血压、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利尿作用可能加重病情)。

    • 儿童、过敏体质者慎用(易引发过敏或消化不良)。

    • 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注意事项

    • 避免过量服用,以防电解质紊乱。

    • 不可与温燥药物(如附子、干姜)同用。

    • 服用期间需监测血压、肾功能。

八、炮制方法

  1. 灯心草:除去杂质,扎成小把,剪成4-6cm段。

  2. 朱砂拌灯心:灯心段喷淋清水微润,加朱砂细粉拌匀,晾干。

  3. 青黛拌灯心:灯心段喷淋清水微润,加青黛粉拌匀,晾干。

  4. 灯心炭:灯心草扎成小把,置煅药锅内,盐泥封固,武火煅至纸条或大米呈焦黄色,凉透取出。

九、鉴别特征

  • 性状:细圆柱形,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有细纵纹,质轻柔软,断面白色,气微,味淡。

  • 显微:粉末淡灰黄色,含斜纹肌纤维、表皮细胞(含暗棕色色素颗粒)、刚毛(表面有纵裂纹)。

  • 理化:薄层色谱法检出灯心草二酚、6-甲基灯心草二酚等成分。

十、贮藏条件

  • 条件: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 温湿度:温度控制在10-25℃,湿度≤60%。

  • 其他:避免与挥发性物质共储,定期检查质量。

十一、附图

原态

中药-灯心草-原态.jpg

药材

中药-灯心草-药材.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