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 碱性矿物盐石腊盐灰石盐太阳盐石腊海盐谷腊盐粘土盐戎盐(古称)。

二、入药部位

  • 卤化物类石盐族湖盐结晶体:主含氯化钠(NaCl),冬季采挖自盐湖或干涸盐盆,除去杂质后干燥入药。

三、性味归经

  • 性味:咸、寒。

  • 归经:心、肾、膀胱经(部分文献提及胃经,但主流以心、肾、膀胱经为主)。

四、功效主治

  1. 清热凉血

    • 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尿血、牙龈出血、目赤肿痛。
  2. 明目退翳

    • 缓解风眼烂弦、目生翳障,常与苍术、木贼配伍。
  3. 软坚散结

    • 辅助治疗瘰疬、痰核、癥瘕积聚。
  4. 利尿消肿

    • 改善水肿、小便不利,配伍茯苓、白术。
  5. 杀虫止痒

    • 外用治疗湿疹、疥疮,研末搽患处或水化漱口。

五、相关配伍

  1. 风赤眼肿痛

    • 大青盐 + 硇砂 + 石胆(醋浸后取汁,夜卧点眼)。
  2. 目生翳障

    • 大青盐 + 苍术 + 木贼(细末,空心温水调服)。
  3. 肾虚齿痛

    • 大青盐 + 地骨皮 + 细辛 + 生地黄(煎汤漱口)。
  4. 咽喉肿痛

    • 大青盐 + 白矾 + 硇砂(研末吹喉)。
  5. 干霍乱

    • 大青盐 + 河水(炒盐半盏调饮)。

六、用法用量

  • 内服

    • 煎汤:0.9-1.5g(鲜品或炮制品)。

    • 入丸、散:1-2g。

  • 外用

    • 研末擦牙、水化漱口或洗目。
  • 炮制差异

    • 生用:清热凉血力强。

    • 炒用:减少寒性,适用于脾胃虚寒者(但临床多生用)。

七、使用禁忌

  1. 禁忌人群

    • 水肿者:慎用(含钠可能加重水钠潴留)。

    • 呕吐者:禁用(《得配本草》提示)。

    • 孕妇及经期女性:慎用(性寒可能影响胎气)。

    • 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者:需严格控制摄入量。

  2. 注意事项

    • 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如高钠血症)。

    • 避免与甘草同用(中药十八反:“藻戟遂芫俱战草”)。

八、炮制

  • 净制: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 炮制作用:保留有效成分(氯化钠),无需复杂工艺。现代多直接使用净制后的结晶体。

九、鉴别

  1. 正品特征

    • 形态:立方体、八面体或菱形结晶,直径0.5-1.5cm,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玻璃光泽。

    • 质地:质硬易碎,断面光亮,味咸、微涩苦。

    • 理化鉴别:焰色反应显鲜黄色(钠盐特征),加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氯化物反应)。

  2. 伪品特征

    • 食盐(氯化钠):结晶较小,味纯咸,无微涩苦味。

    • 其他矿物盐(如芒硝):含硫酸钠,焰色反应不同,易溶于水。

十、贮藏

  • 环境要求:置干燥通风处,防潮、防尘。

  • 包装:密封容器,可加入干燥剂(如生石灰)。

  • 保质期:一般2-3年,优质大青盐可保存更久。

  • 特殊贮藏:食用大青盐需密封避光,防止结块。

十一、附图

药材

中药-大青盐-药材.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