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 红枣、干枣、美枣、良枣、枣子、胡桃枣、大红枣(地方称谓)。
二、入药部位
- 鼠李科植物枣(Ziziphi jujubae Fructus)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烘干后入药。果实呈椭圆形或球形,表面暗红色,具不规则皱纹,果肉厚,味甜。
三、性味归经
性味:甘,温。
归经:脾、胃经(部分文献提及心经,但主流以脾、胃经为主)。
四、功效主治
补中益气
- 缓解脾虚食少、乏力便溏、久泻脱肛,常与人参、白术配伍(如《脾胃论》补中益气汤)。
养血安神
- 治疗妇人脏躁(更年期综合征)、失眠多梦,与甘草、小麦配伍(如《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
缓和药性
- 减轻峻烈药物的毒性或刺激性,如与附子、干姜同用(如《伤寒论》四逆汤)。
调和营卫
- 辅助解表药增强疗效,如与生姜、桂枝配伍(如《伤寒论》桂枝汤)。
五、相关配伍
脾虚泄泻
- 大枣 + 党参 + 白术 + 茯苓(四君子汤加减,健脾益气)。
妇人脏躁
- 大枣 + 甘草 + 小麦(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
表虚自汗
- 大枣 + 黄芪 + 浮小麦(玉屏风散加减,固表止汗)。
气血两虚
- 大枣 + 当归 + 白芍 + 龙眼肉(归脾汤加减,补气养血)。
六、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6-15g(打碎或去核后入煎)。
入丸散:3-6g。
食疗:煮粥、炖汤或直接食用,用量可增至20-30g。
炮制差异:
生用:补中益气力强。
去核:减少黏腻之性,适用于湿热体质。
七、使用禁忌
禁忌人群:
湿热体质:痰湿壅盛、脘腹胀满者慎用(甘温助湿)。
糖尿病患者:含糖量高,需控制摄入量。
龋齿患者:黏腻易滞留齿间,诱发龋齿。
注意事项:
长期或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腹胀、便秘。
避免与退热药、维生素K同用(可能影响药效或凝血功能)。
八、炮制
生大枣:
-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后去核或不去核使用。
黑枣(熏枣):
- 将鲜枣用硫磺熏制或烘烤至表面发黑,增强收敛作用,适用于久泻、虚汗。
蜜制大枣:
- 炼蜜与大枣拌匀,文火炒至不粘手,增强润肺止咳功效。
九、鉴别
正品特征:
形态:椭圆形或球形,直径1-2cm,表面暗红色至紫红色,有不规则皱纹,果肉厚,黄白色,味甜。
质地:质坚实而稍松软,断面可见果核(种子)1-2枚。
理化鉴别:遇碘液不显蓝色(区别于淀粉类伪品)。
伪品特征:
酸枣:果实较小,表面红棕色,味酸,果核纺锤形(大枣果核为椭圆形)。
其他植物果实(如金丝小枣):形态相似但体积更小,果肉薄,味淡。
十、贮藏
环境要求:置干燥通风处,防潮、防蛀、防霉变。
包装:密封容器(如玻璃罐、塑料袋),可加入干燥剂(如生石灰)。
保质期:一般2-3年,优质大枣(如新疆灰枣)可保存更久。
特殊贮藏:食疗用大枣建议冷藏,延长保鲜期。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治的依据。就医请及时到正规医院,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