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绿青又称石绿、石碌、大绿、孔雀石,为碳酸盐类矿物孔雀石的矿石。
二、入药部位
绿青的入药部位为矿物孔雀石的绿色块状集合体,主含碱式碳酸铜(CuCO₃·Cu(OH)₂)。
三、性味归经
性味:味酸,性寒;有小毒。
归经:归肝经。部分文献提及归肺经,但主流归肝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催吐祛痰、镇惊安神、敛疮。
主治:
风痰壅塞、眩晕昏仆、痰迷惊痫。
疳疮、鼻疳、肾疳、头疮、耳疮。
喉痹胀塞、水药不通。
腋下胡臭。
五、相关配伍
治小儿卒急中风:石绿一两,胆矾半两,白矾、轻粉各一钱,面糊丸,生油化下。
治卒中急风:石绿(研九度,飞)十两,附子尖、乌头尖、蝎梢各七十个,面糊为丸,薄荷汁化服。
治鼻疳、肾疳:石绿一钱,白芷一钱,黄柏一钱,研末敷之。
治腋下胡臭:石绿三钱,轻粉一钱,浓醋调涂。
六、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5-1g。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七、使用禁忌
毒性:有毒,需遵医嘱,过量可致呕吐、腹泻。
禁忌人群:体弱者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酸性物质同服,影响药效。
八、炮制
炮制方法:
拣取上色精好者,捣下筛,水飞至细,再研治之。
煅,醋淬七次(现行方法)。
目的:去除杂质,增强药效,降低毒性。
九、鉴别
性状:不规则块状,鲜绿色、深绿色,条痕淡绿色,表面不平坦,质坚脆,断面参差状。
显微鉴别:放射状、针状集合体结构,绿色或白色,极高正突起。
化学反应:
加稀盐酸泡沸,产生气体通入氢氧化钙试液生成白色沉淀(检查碳酸盐)。
滤液加氨试液生成淡蓝色沉淀,过量氨试液溶解呈深蓝色(检查铜盐)。
滤液加亚铁氰化钾试液显红棕色(确认铜盐)。
十、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潮,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
十一、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主含碱式碳酸铜,炮制后铜含量增加,酸性介质中铜溶出率高。
药理作用:
催吐祛痰:铜离子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呕吐,排出痰涎。
抗菌收敛:外用抑制病原微生物,促进创面愈合。
镇惊安神: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缓解惊痫症状。
临床试验:
治疗癫痫:配合其他中药,缓解发作频率。
皮肤感染:外用治疗疳疮、耳疮,有效率较高。
喉痹:快速缓解肿胀,恢复通气。
十二、总结
绿青为含碱式碳酸铜的矿物药,内服需炮制后使用,以降低毒性并增强祛痰镇惊之效。主治风痰壅塞、惊痫、疳疮等症,外用可杀菌敛疮。现代研究证实其催吐、抗菌作用,临床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及皮肤感染。使用时需严格遵医嘱,注意毒性及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