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马勃又称灰包、马粪包、牛屎包、药包、马屁泡,为真菌类药材。
二、入药部位
马勃科真菌脱皮马勃(Lasiosphaera fenzlii Reich.)、大马勃(Calvatia gigantea (Batsch ex Pers.) Lloyd.)或紫色马勃(Calvatia lilacina (Mont. et Berk.) Lloyd.)的干燥子实体。夏秋两季子实体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
三、性味归经
性味:味辛,性平;无毒。
归经:归肺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清肺利咽、解毒止血。
主治:
咽喉肿痛:风热犯肺或肺胃热盛所致的咽痛、失音。
咳嗽咯血:肺热咳嗽、痰中带血。
外伤出血:刀伤、烫伤出血。
痈肿疮毒:皮肤感染、疮疖初起。
五、相关配伍
咽喉肿痛:
马勃6g、板蓝根15g、连翘10g,煎服(治急性咽炎)。
马勃研末吹喉,配伍冰片0.3g(治失音)。
出血证:
马勃粉撒敷创面,配伍三七粉3g(治外伤出血)。
马勃3g、侧柏叶10g、白及6g,煎服(治肺热咯血)。
疮疖初起:
- 马勃粉调醋外敷,配伍金银花15g、蒲公英10g内服。
六、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研末,1.5-3g。
外用:适量,干撒、调敷或吹喉。
七、使用禁忌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无实热者慎用。
注意事项:
外用时避免接触正常皮肤,防止刺激。
研末吹喉需无菌操作,避免二次感染。
八、炮制
净制:除去杂质,剪去基部附着物。
阴干:置通风处晾干,忌暴晒(防止有效成分挥发)。
切片:干燥后切厚片,便于煎煮或研末。
九、鉴别
性状:
脱皮马勃:子实体呈扁球形,直径15-20cm,表面灰白色至灰褐色,有不规则皱纹,顶部中央可见孔口,触之有弹性,切开内呈灰褐色棉絮状。
大马勃:更大(直径30cm以上),表面乳白色,触之松软如海绵,切开内白色,结构疏松。
紫色马勃:较小(直径5-12cm),表面紫褐色至黑紫色,触之较硬,切开内淡紫色或灰紫色。
显微特征:孢子呈球形,直径4-5.5μm,表面有细小刺突。
理化鉴别: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CO₂);孢子粉遇碘液显棕黄色(不含淀粉)。
十、贮藏
置干燥容器内,密闭,阴凉干燥处保存,防潮、防霉、防虫蛀。
十一、现代研究
1. 化学成分
马勃素(Calvacin):一种多肽类抗生素,具广谱抗菌活性。
氨基酸:含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较高(增强免疫)。
多糖:β-葡聚糖为主,具抗炎、抗氧化作用。
微量元素:锌、硒、铁等,参与代谢调节。
2. 药理作用
抗菌抗炎:
马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显著(MIC 0.5-2μg/mL)。
多糖抑制COX-2、TNF-α等炎症因子,缓解咽喉肿痛(动物模型显示,肿胀抑制率65%)。
止血促凝:
表面活性物质收缩血管,加速血小板聚集(兔耳出血模型,止血时间缩短40%)。
多糖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加速创面愈合(体外实验显示,细胞增殖率提升30%)。
免疫调节:
- β-葡聚糖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小鼠模型显示,吞噬指数提升25%)。
抗肿瘤:
马勃素诱导肝癌(HepG2)、肺癌(A549)细胞凋亡(IC₅₀ 5-10μg/mL)。
多糖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鸡胚尿囊膜实验,血管密度下降45%)。
3. 临床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马勃煎剂或喷雾剂,有效率80%-85%(《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肺热咳嗽:配伍黄芩、鱼腥草,减少痰中带血(临床观察显示,72小时内止血率75%)。
外科出血:
手术创面止血:马勃粉敷料,缩短出血时间(对比纱布组,止血时间从8.2min降至3.5min)。
烧烫伤:配伍地榆、虎杖制膏剂,促进创面愈合(Ⅲ度烧伤愈合时间缩短5-7天)。
免疫调节:
- 反复呼吸道感染:马勃多糖胶囊,提升IgG、IgA水平(儿童患者抗体水平提升30%)。
十二、总结
马勃为清肺利咽、解毒止血要药,性平味辛,归肺经,主治咽喉肿痛、咳嗽咯血及外伤出血。现代研究揭示其马勃素的抗菌活性、多糖的免疫调节及止血机制,临床广泛用于呼吸系统感染、外科出血等。使用时需注意辨证施治,脾胃虚寒者慎用,外用需无菌操作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