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芒硝又称硭硝、朴硝、玄明粉、皮硝,古称“消石”,系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矿石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

二、入药部位

药用部分为天然矿物芒硝(含10分子结晶水的硫酸钠,Na₂SO₄·10H₂O)的结晶,经提纯、炮制后入药,属矿物类中药。

三、性味归经

性寒,味咸、苦;归胃、大肠经,具沉降通泄之性。

四、功效主治

  • 核心功效: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 主治病症

    • 实热积滞便秘(如肠燥屎结、腹满胀痛);

    • 疮疡肿毒、乳痈、肠痈、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 目赤肿痛、痔疮肿痛;

    • 现代研究显示其可促进胆固醇代谢,辅助预防胆结石。

五、相关配伍

  • 经典配伍:与大黄、枳实、厚朴组方(如大承气汤),增强泻下攻积之力;

  • 消肿止痛:配伍冰片、乳香外用治疮疡;

  • 禁忌配伍:不宜与硫黄、三棱同用,避免药性冲突。

六、用法用量

  • 内服:6-12g,多冲入汤剂或溶于温水服,不入煎剂;

  •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湿敷患处;

  • 注意:剂量需严格把控,过量可致剧烈腹泻、呕吐。

七、使用禁忌

  • 禁用人群:孕妇、脾胃虚寒便溏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心脏病及高血压患者;

  • 慎用情况:体质虚弱、月经期女性;

  • 特殊反应:可能引起子宫收缩,故孕妇绝对禁用。

八、炮制方法

  • 传统炮制:天然朴硝经溶解、沉淀、过滤、浓缩后结晶,或与萝卜共煮提纯;

  • 现代工艺:通过重结晶法去除杂质,提升纯度。

九、鉴别特征

  • 外观:棱柱状/长方形结晶,无色透明,暴露空气后表面析出白色粉末(风化现象);

  • 质地:脆易碎,触之凉感;

  •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液澄清;

  • 伪品鉴别:工业盐溶解后浑浊,味单一;其他硫酸盐矿物溶解速度慢、溶液不澄。

十、贮藏条件

密闭容器存储,置于阴凉干燥处(≤30℃),防潮防风化。

十一、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主要含硫酸钠,含少量镁、钙、铁等杂质;

  • 药理作用

    • 泻下机制:高渗作用促进肠蠕动;

    • 抗炎消肿: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 代谢调节: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减少结石形成;

  • 临床应用:用于便秘、急性胰腺炎、术后肠梗阻等辅助治疗。

十二、总结

芒硝作为传统泻下药,以“咸能软坚、寒能清热”为特性,适用于实热证候。但因其峻烈之性,需严格掌握剂量与禁忌,孕妇及虚寒体质者忌用。现代研究证实其多成分协同作用,在消化系统疾病及代谢调节中具有潜在价值,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导致不良反应。

十三、附图

药材

中药-芒硝-药材.jpg

中药-芒硝-药材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