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梦花又称黄瑞香、喜花、迎春花、打结花、梦冬花、雪里开、蒙花、一身保暖、岩泽兰、水菖花、蒙花珠、新蒙花、野蒙花,古称“结香”,因枝柔韧可绾结、花黄似瑞香得名。
二、入药部位
以花蕾为主,根、茎皮亦可入药。花蕾呈短棒状,直径0.6-1cm,表面密被淡绿黄色绢丝状毛茸;根及茎皮在陕西部分地区替代“祖师麻”使用,具镇痛功效。
三、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微苦;归肝、肾经,兼入肺、脾经,具滋养肝肾、明目退翳之性。
四、功效主治
核心功效:滋养肝肾、明目消翳、安神定志、活血止痛。
主治病症:
眼科疾病:夜盲、目翳、羞明流泪、青盲;
肝肾不足:遗精、虚淋、失音;
疼痛证: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现代应用:辅助治疗慢性肝炎、神经衰弱、术后康复。
五、相关配伍
经典配伍:
配密蒙花、黄柏根治目翳(《圣济总录》密蒙花丸);
配使君子、白芜荑治小儿疳积盲(《本草汇言》);
配夜明砂、谷精草、猪肝治夜盲(《甘肃中医验方集锦》);
配红火麻根、铁筷子根治跌打损伤(《四川中药志》)。
六、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或研末0.8-1g;鲜品可捣汁或泡酒;
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汤湿敷;
注意: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脾胃虚寒者慎用,避免与生冷辛辣食物同服。
七、使用禁忌
禁用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脾胃虚寒腹泻者、过敏体质;
慎用情况:阴虚火旺、肝阳上亢、高血压患者;
特殊反应:过量可致恶心、腹泻,长期服用需监测肝肾功能。
八、炮制方法
净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烘干;
研末:花蕾晒干后研细末,过筛备用;
炮制:根皮需经蒸制或酒炙以减毒性;花蕾可蜜炙增强润燥功效。
九、鉴别特征
外观:花蕾呈短棒状,表面绢丝状毛茸,总苞片披针形,花黄色芳香;
显微:花被下表皮密被单细胞非腺毛,花粉粒球形具颗粒状突起;
理化:水试可见毛茸脱落,酒精提取液显黄绿色荧光;伪品多无香气,毛茸稀疏。
十、贮藏条件
密闭容器置阴凉干燥处(≤25℃),避光防潮,防蛀防霉;花蕾需定期检查,避免霉变影响药效。
十一、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含谷甾醇、西瑞香素、东方小翅大蜢酮、挥发油等;
药理作用:
抗炎镇痛:抑制COX-2酶活性,减轻炎症反应;
护肝明目:促进肝细胞修复,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
抗菌抗病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用于慢性肝炎、神经衰弱、术后疼痛辅助治疗。
十二、总结
梦花作为传统明目安神药,以“甘平不燥、肝肾同调”为特点,适用于肝肾不足、目翳失音及风湿痹痛证候。但其性平需长期服用方显效,需严格把握剂量与禁忌,孕妇及虚寒体质者忌用。现代研究证实其多成分协同作用,在眼科、肝病及镇痛领域具有潜在价值,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贮藏时需防潮防蛀,确保药效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