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 海洋之露、艾菊、九里香、明定消等,拉丁学名为Rosmarinus officinalis L.,属唇形科迷迭香属多年生常绿灌木。

二、入药部位

  • 全草:包括茎、叶及少量花果,以干燥全草入药。传统中草药多取其地上部分(茎叶),现代研究亦涉及精油提取。

三、性味归经

  • 性味:辛、温,微苦。

  • 归经:归肝、脾、肺经,部分文献提及归肾经。

四、功效主治

  • 核心功效

    • 祛风解表:治疗感冒初期畏寒头痛、外感风寒头痛、头风痛。

    • 健脾和胃:缓解湿浊阻滞中焦引起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及大便溏泄。

    • 安神定志:改善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现代研究证实其挥发油可促进多巴胺和5-羟色胺释放。

    • 理气止痛:用于胸闷痹痛、痛经、经血郁闭及肝气郁结引发的情绪障碍。

    • 其他作用:抗氧化、抗炎、抗菌、保肝、降血糖、改善微循环及心脏保护。

  • 主治病症:各种头痛、脱发早期预防、消化不良、神经衰弱、风湿痛、动脉硬化、心悸、静脉曲张等。

五、相关配伍

  • 经典配伍

    • 与玫瑰花、佛手片、陈皮搭配:疏肝解郁,调经止痛,适用于肝郁脾虚型情绪障碍。

    • 与羌活研丸:驱蚊,夜间焚烧可驱蚊虫。

    • 与粉红玫瑰花:泡茶饮用,美容养颜、活血调经。

    • 与荷叶、鸡肉配伍:药膳“迷迭香荷叶蒸鸡”,健脾化滞、安神健脑。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4.5-9克,或泡茶(鲜叶3克/杯,沸水冲泡5分钟,可加蜂蜜)。

  • 外用:适量浸水洗,或制成香囊、精油外用。

  • 精油:稀释后用于按摩或熏香,避免高浓度直接接触皮肤。

七、使用禁忌

  • 禁忌人群:孕妇、哺乳期女性(可能刺激子宫收缩)、癫痫患者(樟脑成分可能诱发发作)、高血压患者(高剂量可能升压)、过敏体质者、服用抗凝药/降糖药患者(可能相互作用)。

  • 注意事项:避免过量使用,尤其是精油形式;阴虚内热者慎用。

八、炮制

  • 传统炮制:5-6月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制成干品、精油、浸膏。

  • 现代加工:蒸馏提取精油,或制成粉末、片剂、酊剂。

九、鉴别

  • 外观:茎直立,高1-2米;叶线形,深绿色,上部光亮,下部密被白色绒毛;花蓝紫色或白色,唇形花冠。

  • 气味:干品松脂味浓郁,鲜品清香味明显,用量少而香气持久。

  • 显微特征:叶面有腺毛,含挥发油成分(如樟脑、桉叶素)。

十、贮藏

  • 干燥保存:避光、阴凉、干燥处存放,避免潮湿霉变。

  • 特殊保存法:水插法(夏季1个月)、盐封法(可保存2年),或密封罐装加干燥剂。

十一、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1.5%-2.5%)、黄酮类、二萜类、酚酸等,主要活性成分为迷迭香酸、鼠尾草酸、樟脑等。

  • 药理作用

    •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保护肝脏和心血管。

    • 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 神经保护: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缓解焦虑和抑郁。

    • 抗肿瘤: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 临床应用:辅助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以及作为天然防腐剂和香料。

十二、总结

迷迭香是药食同源的经典植物,兼具药用、食用、香料多重价值。其性温辛散,擅疏肝理气、健脾安神,现代研究证实其抗氧化、抗炎、神经保护等活性。使用时需注意禁忌人群及合理用量,避免副作用。作为天然香料,它在西餐、茶饮、精油领域应用广泛,是自然疗法中的“宝藏植物”。

十三、附图

原态

中药-迷迭香-原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