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安南子、大洞果、胡大海、通大海、莫大海、膨大海、通宣子。

二、入药部位

梧桐科植物胖大海(Sterculia lychnophora Hance)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晒干后去除杂质,取种子入药。

三、性味归经

  • 性味:甘,寒。

  • 归经:肺、大肠经(《中国药典》《中华本草》)。

四、功效主治

  • 核心功效: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润肠通便、解毒消肿。

  • 主治病症

    • 肺热声哑、咽喉肿痛、干咳无痰;

    • 肠燥便秘、热结腹痛;

    • 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 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

五、相关配伍

  • 咽喉疾病:胖大海3-5枚+金银花6g+甘草3g,治风热型咽喉炎;胖大海+罗汉果1/4个,治肺燥干咳;

  • 便秘:胖大海+火麻仁10g+郁李仁10g,润肠通便;

  • 目赤肿痛:胖大海+菊花5g+决明子10g,清肝明目;

  • 肺热咳嗽:胖大海+麦冬10g+川贝母3g,润肺止咳。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5枚(约2-5g),或沸水冲泡代茶饮;研末冲服1-2g;

  •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含漱;

  • 禁忌: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每日总量≤10g;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需遵医嘱。

七、使用禁忌

  •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腹痛、腹泻)、风寒感冒者、低血压患者、过敏体质(皮疹、瘙痒);

  • 慎用情况:月经期女性、长期腹泻者、慢性胃炎患者;

  • 相互作用:避免与寒凉药物(如大黄、黄连)同用,减少胃肠道刺激;

  • 不良反应:长期过量可能引起腹泻、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

八、炮制

  • 净制:去除杂质、霉变颗粒,筛去泥沙;

  • 干燥:晒干或低温烘干,保持种子完整;

  • 特殊处理:遇水膨胀试验验证真伪(正品可膨胀至原体积3-5倍)。

九、鉴别

  • 性状:椭圆形或纺锤形,长2-3cm,直径1-1.5cm,表面棕褐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钝圆,基部略尖,具浅色种脐;

  • 显微:中层种皮黑褐色,质松易碎,遇水膨胀成海绵状;内层种皮革质,含胚乳及子叶;

  • 理化:薄层色谱检测胖大海素、多糖成分;水浸液呈黄棕色,有黏性。

十、贮藏

  • 条件:密闭容器(如玻璃罐、铁盒),置干燥通风处,温度≤25℃,湿度≤60%;

  • 防霉防蛀:可与生石灰同储,或置于冰箱冷藏;避免与香料、油漆、樟脑等异味物品接触;

  • 定期检查:每3个月检查一次,发现霉变、虫蛀立即处理。

十一、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含胖大海素、多糖、黄酮类、三萜类、脂肪酸、维生素C等;

  • 药理作用

    • 抗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咽喉黏膜充血;

    • 抗病毒: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

    • 润肠通便: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含水量;

    •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

  • 临床应用

    • 急性咽炎、扁桃体炎;

    • 慢性便秘;

    • 高血压辅助治疗(扩张血管);

    • 皮肤过敏(外用缓解瘙痒)。

十二、总结

胖大海作为清热润肺、利咽开音的常用药,适用于肺热、肠燥等实证,但需严格掌握用量及禁忌。其性寒凉,脾胃虚寒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现代研究证实其抗炎、抗病毒、润肠通便等作用,但长期过量使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临床应用需遵循“对症使用、奏效即止”原则,配合饮食调理(如多食润燥食物)及生活管理(避免熬夜、过度用嗓),以增强疗效并减少副作用。使用前建议咨询中医师,确保安全有效。

十三、附图

药材

中药-胖大海-药材.jpg

中药-胖大海-药材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