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伸筋草的别名包括狮子草、小伸筋、舒筋草、金毛狮子草、筋骨草、过山龙等。这些别名反映了其形态特征或传统用途,如“狮子草”因形似狮子而得名,“舒筋草”则强调其舒筋活络的功效。
二、入药部位
伸筋草的入药部位为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的干燥全草。夏季采收,连根拔起,去净泥土后晒干入药。其根、茎、叶均可入药,但以全草为主。
三、性味归经
性味:性温,味辛、苦。
归经:归肝、肾经。部分资料提及归脾经,但主流归经为肝、肾。
性味归经解析:性温能散寒,味辛能行气活血,味苦能燥湿,共奏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之功。
四、功效主治
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利尿消肿。
主治:
风湿痹痛: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肢体麻木。
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筋伤骨折。
水肿: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
中风后遗症:肢体偏瘫、手足拘挛。
其他:风寒湿痹、湿疹瘙痒(外用)。
五、相关配伍
风湿痹痛:配伍鸡血藤、威灵仙,增强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效。
跌打损伤:配伍川芎、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水肿:配伍茯苓、白术,健脾利湿、消肿。
中风后遗症:配伍桑枝、牛膝,舒筋活络、强筋骨。
湿疹瘙痒:配伍苦参、地肤子,煎水外洗。
六、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克,或浸酒服。
外用:适量捣敷患处,或煎水洗。
炮制选择:
生用:祛风除湿,治风湿痹痛。
酒制:增强舒筋活络之力,治跌打损伤。
七、使用禁忌
禁忌人群:
孕妇及月经期女性:活血作用可能引发流产或经量过多。
脾胃虚寒者:性温可能加重腹胀、腹泻。
过敏体质者:可能引发皮肤瘙痒、红肿。
注意事项:
避免长期大量使用,以防潜在毒性。
服用期间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忌与寒凉药物同用,以免降低药效。
八、炮制
净制:除去杂质,切段,干燥。
炮制参数:确保清洗彻底,切片均匀,干燥后密封保存。
现代工艺:优化炮制参数(如切制长度、干燥温度),确保质量稳定。
九、鉴别
性状鉴别:
全草:匍匐茎圆柱形,细长弯曲,表面黄色或浅棕色,侧枝叶密生,叶线状披针形,黄绿色或灰绿色。
断面:浅黄色,有白色木心,质韧,不易折断。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具气孔;皮层宽,含纤维群;中柱内木质部外始式,与韧皮部间隔排列。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狭长形,垂周壁念珠状增厚,气孔不定式。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法:检测生物碱成分,正品在特定位置显色。
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伸筋草中生物碱、黄酮类成分含量。
分子鉴定:ITS2序列分析区分石松与其他近缘种。
十、贮藏
条件:置干燥通风处,密封保存以防潮防蛀。可用玻璃瓶或塑料袋密封,加干燥剂(如硅胶)。
方法:
短期:麻袋装,避光存放。
长期:低温(≤25℃)贮藏,定期晾晒防霉变。
养护:3-4月及7-8月加强检查,防止虫蛀。
总结:伸筋草为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要药,广泛应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使用时需注意禁忌人群及配伍限制,炮制与贮藏需严格遵循规范,以确保药效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