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水银粉、汞粉、峭粉、白峭、银粉、氯化亚汞粉等,因主要成分为氯化亚汞(Hg₂Cl₂)且呈银白色粉末状得名。

二、入药部位

由水银、白矾、食盐经升华法人工制备的氯化亚汞结晶体或粉末,属矿物类中药。

三、性味归经

性辛、寒,有毒;归大肠经、小肠经,兼入肺经。现代药理证实其汞离子可抑制微生物活性,但毒性显著。

四、功效主治

  • 外用:杀虫攻毒、敛疮止痒,用于疥癣、湿疹、梅毒下疳、臁疮、疮疡溃烂等。

  • 内服:祛痰消积、逐水通便,治疗痰饮积滞、水肿鼓胀、二便不利等实证。

五、相关配伍

  • 配硫黄、吴茱萸治疥疮;配血竭、当归制膏外敷促疮疡愈合。

  • 内服常与甘遂、大戟、芫花配伍增强利水作用;配牵牛子消痰平喘。

  • 现代临床偶与硼砂、炉甘石等合用增强拔毒生肌效果。

六、用法用量

  •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撒布患处,面积不超过体表10%,避免黏膜接触。

  • 内服:严格限量0.1-0.2g/日,入丸散剂,连服不超过3日,需间隔1周以上。

七、使用禁忌

  • 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绝对禁用;儿童、体虚者慎用。

  • 忌与碘化物、溴化物、酒精同用,防生成剧毒化合物。

  • 外用避免大面积长期使用,防汞经皮吸收中毒。

八、炮制方法

传统法包括研细、隔纸微炒、烧过等;现代标准为取原药材除杂,研粉过80目筛,含氯化亚汞≥99%,炽灼残渣≤0.1%。

九、鉴别方法

  • 化学鉴别:遇氢氧化钙试液变黑;加碳酸钠加热析出汞珠。

  • 显微鉴别:鳞片状结晶,银白色半透明,质脆易碎。

  • 含量测定:碘量法测定氯化亚汞含量,不得少于99%。

十、贮藏条件

密封避光,置阴凉干燥处,防氧化变色;需单独存放于玻璃瓶,避免与空气接触生成氧化汞。

十一、现代研究

  • 药理作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汞离子与巯基酶结合干扰代谢。

  • 毒性研究:过量导致汞中毒,表现为头晕、牙龈肿痛、肾小管坏死;尿汞检测可评估毒性。

  • 临床应用:传统用于梅毒、疥癣,现代多被抗生素替代,仅限特殊情况谨慎使用。

十二、总结

轻粉为剧毒矿物药,临床应用需严格遵循“外敷控量、内服限量、禁忌人群禁用”原则。其杀虫攻毒效果显著,但汞毒性风险极高,现代医学已开发更安全替代品。使用前必须经专业医师辨证,结合现代毒理检测,确保用药安全。储存需严格避光防潮,防止误服或氧化变质。

十三、附图

药材

中药-轻粉-药材.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