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六神曲、六曲、炒六曲、焦神曲、煨神曲、敖炒六曲、焦六曲、酒神曲、建曲(福建地区变体),因发酵工艺及地域差异形成多种称谓。

神曲和六神曲在中药中虽有联系,但存在显著区别。神曲通常指单一发酵制品,主攻消食;而六神曲是由六种药材共同发酵制成的复方,兼具解表与消食功效。

二、入药部位

为辣蓼、青蒿、杏仁泥、赤小豆、鲜苍耳草与面粉/麸皮混合发酵而成的曲剂,呈方块状,表面具菌丝,断面类白色或土黄色,具特异腐败香气,味微苦。

三、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甘;归脾、胃经。辛散温通,善行脾胃气机,甘缓和中,主攻消食导滞。

四、功效主治

  • 核心功效:消食化积、健脾和胃、解表散寒、祛湿化痰、产后回乳。

  • 主治病症

    • 食积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吐泄泻;

    • 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肠鸣腹泻;

    • 外感兼食滞:风寒感冒伴食积;

    • 其他:痰饮咳嗽、四肢水肿、产后乳汁淤积。

五、相关配伍

  • 消食经典:配山楂、麦芽、陈皮(消肉食/面食积滞);

  • 健脾和胃:配茯苓、半夏、白术(脾胃虚弱证);

  • 解表散寒:配荆芥、防风(风寒外感兼食积);

  • 祛湿化痰:配苍术、厚朴(痰湿内阻);

  • 产后回乳:配炒麦芽(抑制乳汁分泌)。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5克/日,或入丸散;研末3-5克/次,温水送服;

  • 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外洗;

  • 特殊用法:焦神曲(炒至微黄)增强消食之力,酒神曲(黄酒浸蒸)缓和辛燥之性。

七、使用禁忌

  • 禁忌人群:孕妇、脾阴不足/胃火盛者、过敏体质;

  • 注意事项:忌与辛辣油腻食物同服;长期服用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藜芦、海藻等反药配伍;阴虚火旺者慎用。

八、炮制方法

  • 传统工艺:净制(去杂质)、切块、炒黄(文火炒至微黄)、麸炒(麦麸拌炒)、酒制(黄酒浸蒸);

  • 现代加工: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经发酵、干燥、包装,部分制成复方制剂(如健脾丸、保和丸)。

九、鉴别方法

  • 外观:真品呈土黄色方块,表面菌丝密集,断面类白色,具腐败香气;伪品多含麦麸单一成分,无香气或味沙粒感;

  • 显微:可见淀粉粒、菌丝、草酸钙结晶;

  • 理化:遇碱变蓝(花青素特性);薄层色谱可见消化酶活性斑点;

  • 真伪:通过包装标识、气味、质地及正规渠道验证。

十、贮藏条件

  • 常规:避光、密封、阴凉干燥处(湿度<9%),温度15-25℃;

  • 特殊:醋淬品需冷藏,避免醋气挥发;定期检查防霉变,保质期1-2年。

十一、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含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B族维生素、黄酮类、微生物代谢产物;

  • 药理作用:促进胃肠蠕动、调节肠道菌群、抗炎、抗菌、抗氧化、降血脂;

  • 临床应用: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高脂血症、慢性胃炎;联合西药增强疗效;

  • 安全性:急性毒性试验显示LD50值,长期使用需监测肝肾功能。

十二、总结

神曲为消食导滞要药,以发酵工艺激活消化酶活性,广泛用于食积证及脾胃虚弱证。其性温辛散,需根据体质配伍使用,孕妇、阴虚火旺者慎用。现代研究证实其多成分、多靶点的药理活性,但需注意炮制工艺对药效的影响及贮藏条件。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

十三、附图

药材

中药-神曲-药材.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