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鼠妇又称伊威、蟠、负蟠、蛜蜮、委黍、鼠姑、鼠粘、鼠赖虫、湿生虫、地鸡、西瓜虫、蒲鞋头虫、潮湿虫、豌豆虫、瓢虫、潮虫子、鞋板虫等,古称“伊威”,属甲壳动物平甲虫科。
二、入药部位
干燥虫体,取自平甲虫科动物平甲虫或鼠妇的干燥全虫,春、夏、秋三季捕捉后沸水烫死,晒干或焙干。
三、性味归经
性凉或平,味甘、酸、咸;归肝、肾、胃、肺经。部分文献记载归肝、胃、肺经,主活血解毒。
四、功效主治
功效:破瘀通经、熄风镇惊、利水解毒、镇痛抗炎、抗肿瘤。
主治:
妇科:闭经、血淋、产后小便不利;
外科:疔毒痈肿、痔疮、赘疣;
内科:疟疾、惊风、慢性气管炎;
肿瘤:缓解肝癌、食管癌、贲门癌剧痛,配合青礞石等治疗癌性梗阻;
其他:口腔炎、鹅口疮、蚰蜒入耳。
五、相关配伍
闭经:配赤芍、桃仁、红花、丹参;
小便不利:配车前子、泽泻、灯心草;
血淋:单用焙干研末;
癌痛:与青礞石等量研末含服,或配伍白酒浸泡;
疔毒:鲜品捣烂外敷,或配冰片增强效果。
六、用法用量
内服:研粉0.5-1g/次,煎汤3-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涂;
特殊用法:含服(如开管散治癌性梗阻)、酒浸(镇痛)。
七、使用禁忌
孕妇、体虚者禁用;
过敏体质慎用,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皮疹;
忌与辛辣油腻食物同服;
避免过量,需遵医嘱。
八、炮制
生品:沸水烫死后晒干;
焙制品:微火焙黄至淡黄色,质酥脆;
加工要求:捕捉后去杂质,保持干燥,防霉变。
九、鉴别
形态:体椭圆形,背部隆起,环节明显,胸肢7对,腹肢5对,尾肢双枝型;
显微:体表光滑或具颗粒,复眼发达,触角分节;
理化:水煎液呈淡黄色,有腥味,遇热稳定。
十、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避光、防蛀,容器密封,温度≤25℃,湿度≤60%,定期检查防霉变。
十一、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糖、微量元素(如锌、铜)、生物碱;
药理作用:
镇痛:作用强度接近杜冷丁,无成瘾性;
抗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抗肿瘤:诱导癌细胞凋亡,增强免疫;
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癌痛管理、慢性炎症、皮肤科疾病。
十二、总结
鼠妇作为传统中药,以活血解毒、镇痛抗癌见长,临床多用于妇科、肿瘤及外科疾病。使用时需严格把握剂量与禁忌,孕妇及体虚者禁用。现代研究证实其镇痛、抗炎、抗肿瘤活性,但需注意过敏风险及合理炮制。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滥用。
十三、附图
药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