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 蛤蚧:又称大壁虎、仙蟾,部分地区称为蛤解、蛤蟹。
二、入药部位
- 来源:壁虎科动物大壁虎(Gekko gecko)的干燥体。 
-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捕捉,捕后杀死,去头、足、鳞片,取尾部或整个干燥体入药。传统认为尾部药效最强,故入药时常以尾部为主。 
三、性味归经
- 性味:咸,平。部分文献提及性寒,但多数支持性平。 
- 归经:归肺、肾经。 
四、功效主治
核心功效
- 补肺益肾 - 适用于肺虚咳嗽、肾虚作喘、虚劳喘咳。
 
- 纳气定喘 - 治疗久咳虚喘、肺肾两虚引起的气短喘促。
 
- 助阳益精 - 改善阳痿遗精、腰膝酸软、不孕不育。
 
- 止血 - 用于咳血、衄血等出血症。
 
主治病症
- 内科疾病:肺肾两虚型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阳痿遗精、腰膝酸软。 
- 妇科疾病:肾虚不孕、月经不调。 
- 外科疾病:皮肤烫伤(外用)。 
五、相关配伍
- 肺虚咳嗽 - 与人参、贝母、杏仁配伍,增强补肺止咳之力。
 
- 肾虚作喘 - 与熟地黄、山茱萸、五味子配伍(如蛤蚧定喘丸)。
 
- 阳痿遗精 - 与鹿茸、淫羊藿、巴戟天配伍,温补肾阳。
 
- 咳血 - 与仙鹤草、白及、三七配伍,止血化瘀。
 
- 皮肤烫伤 - 研末调敷,促进创面愈合。
 
六、用法用量
- 内服: - 煎汤:3-6g,宜久煎。 
- 研末冲服:0.9-1.5g,每日1-2次。 
- 浸酒:1-2对,浸入50度米酒,每日适量饮用。 
 
-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七、使用禁忌
- 禁忌人群: - 孕妇禁用(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流产风险)。 
- 阴虚火旺者慎用(可能加重口干、潮热等症状)。 
- 过敏体质者避免使用(可能引发皮疹、呼吸困难)。 
 
- 副作用: - 过量可能引起头晕、心悸、血压升高。 
-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加重肝肾负担。 
 
- 药物相互作用: - 避免与寒凉食物(如绿豆、西瓜)同食,可能削弱药效。 
- 服用抗凝药物或降压药时需咨询医师。 
 
八、炮制方法
- 油制: - 蛤蚧洗净后,用火炉烘烤,边烤边涂抹香油,直至烤至干脆疏松。
 
- 焙制: - 除去头、足、鳞片,烘烤成酥脆、金黄色。
 
- 酒制: - 黄酒放入锅中煮沸,加入蛤蚧,文火微煮至黄酒烧干,取出晾凉风干。
 
- 炒制: - 沙子炒热后,加入蛤蚧翻炒至金黄色,取出备用。
 
九、鉴别特征
- 正品特征: - 形态:扁圆片状,头颈部占体长三分之一,背部灰黑色或银灰色,散有橙红色斑点,足具5趾,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有6-7条银灰色环带。 
- 质地:全体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具光泽的鳞片,气腥,味微咸。 
 
- 伪品鉴别: - 同科壁虎:体型较小,无橙红色斑点。 
- 鬣蜥科:足呈鸟足状,尾长为身长的1.5-3倍。 
- 蝾螈科:肉质条状,尾较短。 
 
十、贮藏条件
- 贮存: - 置于干燥阴暗处,温度≤15℃,相对湿度65-75%。 
- 包装内可放花椒、吴茱萸防虫蛀,避免与有毒物质混装。 
 
- 运输: - 清洁、干燥、通风的容器,防晒、防潮,避免与异味物品接触。
 
十一、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蛋白质、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脂肪、微量元素(锌、铜、硒)。 
- 药理活性成分:肽类、甾体、生物碱。 
 
- 药理作用: - 平喘:抑制气道炎症,缓解支气管痉挛。 
- 增强免疫:激活巨噬细胞,提高抗体水平。 
- 抗肿瘤: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 
- 抗疲劳:延长小鼠游泳时间,减少乳酸积累。 
- 调节内分泌:改善肾虚模型大鼠的激素水平。 
 
- 临床应用: -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 生殖系统:辅助治疗阳痿、不孕不育。 
- 免疫调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染。 
- 皮肤科:外用治疗烧烫伤、湿疹。 
 
十二、总结
蛤蚧为补肺益肾、纳气定喘之要药,适用于肺肾两虚、虚劳喘咳及阳痿遗精。使用时需严格辨证,孕妇及阴虚火旺者禁用,炮制后使用可增强疗效。现代研究支持其多系统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但需注意合法来源,避免野生资源过度捕捞。建议咨询中医师或药师,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十三、附图
药材


 我的书签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