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长石的别名包括:方石(《本经》)、直石(《吴普本草》)、土石(《别录》)、硬石膏(《纲目》)。
二、入药部位
长石为矿物类药材,主含硫酸钙(CaSO₄),常杂有微量氧化铝(Al₂O₃)、二硫化铁(FeS₂)、氧化镁(MgO)、二氧化硅(SiO₂)及锶、钡等成分。入药部位为其矿石,经采集后去尽泥沙、杂石,洗净晒干,研细末或水飞后使用。
三、性味归经
- 性味:味辛、苦,性寒。无毒。 
- 归经:归胃、肺、肝、膀胱经(《新修本草》)。 
四、功效主治
- 功效:利小便、通血脉、止消渴、明目去翳。 
- 主治: - 身热、四肢寒厥。 
- 胃中结气、消渴。 
- 胁肋肺间邪气、小便不利。 
- 目赤翳障、赤白痢及痔疮下血。 
 
五、相关配伍
- 胃中结气、四肢厥寒:长石粉末90g,分3次服,用吴茱萸10g煎汤送服(《实用中草药原色图谱》)。 
- 黄水疮:长石粉末适量,配伍黄连、防风各3g,枯矾10g,研末外敷。 
- 流行性感冒:方解石粉末30g,配伍山芝麻25g、青蒿15g、知母10g、粳米10g,水煎服(注:方解石与长石需鉴别使用)。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90g(0.5~3两);或入丸、散剂。 
- 外用:适量研末敷贴,或撒布患处。 
七、使用禁忌
-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慎服。 
- 注意:长期服用需监测钙代谢,肾阳虚者忌用。 
八、炮制
- 炮制方法:采集后去泥沙、杂石,洗净晒干,研细末,水飞过用。 
- 炮制作用:水飞后质地细腻,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减少杂质刺激。 
九、鉴别
- 性状鉴别: - 扁块状或块状,有棱,浅灰色、灰色或深灰色。 
- 条痕白色或浅灰色,体较重,质坚硬,指甲不易刻划。 
- 浅色者断面对光照有闪星样光泽,深色者光泽暗淡,无臭无味。 
 
- 显微鉴别: - 透射偏光镜下呈三组相互正交的假立方体解理,干涉色Ⅲ级绿色,平行消光。
 
- 理化鉴别: - 取粉末1g,加稀盐酸10ml,加热溶解,滤液显钙盐(气泡)和硫酸盐(沉淀)反应。
 
十、贮藏
- 贮藏方法:置干燥处,密闭保存,防尘、防潮。 
- 保存期:矿物药一般保存期不超过10年。 
注:长石与石膏(主含硫酸钙)易混淆,但长石性寒、归胃经,而石膏性大寒、归肺胃经,临床应用需严格区分。
十一、附图
药材

 我的书签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