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又称麒麟竭、骐驎竭、龙血竭、血竭花、血液耗尽花,部分地区与“龙血”混称,需与伪品如松香、玛树脂严格区分。

二、入药部位

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主产于印尼、马来西亚及我国广东、台湾,采收后捣烂取树脂或晒干加工成块状/粉末。

三、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咸;归心、肝经。甘缓补益,咸软坚散结,主入血分,善活血化瘀、止血生肌。

四、功效主治

  • 核心功效: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

  • 主治病症: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外伤出血;疮疡久溃不敛;心腹刺痛、痛经、经闭;现代用于慢性溃疡、术后伤口愈合、心血管疾病辅助治疗。

五、相关配伍

  • 配乳香/没药:增强活血止痛,治跌打损伤(如七厘散);

  • 配当归/川芎:调经止痛,疗血瘀经闭;

  • 配儿茶/冰片:生肌敛疮,治疮疡溃烂;

  • 配三七/丹参:协同抗凝,改善微循环;

  • 配黄芩/黄连:抗炎抑菌,治热毒疮疡。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研末1-2g/次,或入丸散;配黄酒送服增效;

  • 外用:研末撒敷或入膏药,治外伤出血、疮疡;

  • 炮制品:传统加工为块状或粉末,现代超微粉碎提升溶出率。

七、使用禁忌

  • 禁用人群:孕妇、月经量过多者、凝血功能障碍者、过敏体质;

  • 慎用情况: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者;

  • 相克禁忌:忌与抗凝药(如华法林)同用,避免与辛辣生冷食物同食;

  • 毒副作用:过量致恶心、呕吐、肝损伤;伪品可能含松香等有毒成分。

八、炮制

  • 传统方法:果实捣烂取树脂,煎熬成糖浆状冷却成块;晒干后加工成碎粒或细末;

  • 现代工艺:超微粉碎、真空包装防潮,或提取有效成分(如血竭红素)制成制剂。

九、鉴别

  • 性状特征:正品表面暗红有光泽,质坚脆,断面暗红,研粉血红色,无臭,味淡;

  • 显微特征:含草酸钙簇晶、树脂道;

  • 伪品警惕:松香伪品燃烧冒黑烟、有松香味;玛树脂伪品遇乙醇/石油醚显黄色;通过薄层色谱、红外光谱鉴别化学成分。

十、贮藏

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温度<25℃,湿度<60%),避光防潮。未开封保质期3-5年,开封后需定期检查,变色、结块或霉变者禁用。

十一、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血竭红素、黄酮类、酚类、树脂酸、微量元素(钙、镁、锌);

  • 药理作用:抗炎(抑制COX-2)、抗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促进伤口愈合、抗凝血、改善微循环;

  •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溃疡、术后伤口愈合、心血管疾病;提取物用于抗肿瘤、抗氧化研究;

  • 安全性:常规剂量安全,但需警惕伪品毒性及长期使用风险。

十二、总结

血竭为活血化瘀要药,尤擅治跌打损伤、瘀血证及疮疡不敛。临床需严格辨证,孕妇、月经量多者禁用,配伍需避抗凝药物。炮制与贮藏需规范,确保药效稳定。现代研究支持其多靶点作用,但需控制剂量与疗程,避免肝肾功能损伤及伪品风险。用药期间需监测不良反应,出现过敏或中毒症状立即停药就医。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或超剂量服用,尤其需关注药材来源及质量。

十三、附图

原态

中药-血竭-原态.jpg

药材

中药-血竭-药材.jpg

中药-血竭-药材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