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又称鸡冠石、石黄、明雄、雄精、腰黄、黄金石,因矿物呈橙红色且具解毒特性得名,需与雌黄(黄色)严格区分。

二、入药部位

硫化物类矿物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As₂S₂)的矿石,经采挖、除杂或精矿粉加工后入药,以色红、块大、质松、无石性者为佳。

三、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有毒;归肝、大肠经。辛散温通,主入肝经解毒杀虫,兼入大肠经燥湿祛痰。

四、功效主治

  • 核心功效: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抗肿瘤、抗病毒。

  • 主治病症: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湿疹、哮喘;现代研究证实其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如食管癌、肺癌)。

五、相关配伍

  • 配白鲜皮/硫磺:治银屑病、头癣,祛风止痒;

  • 配防风/草乌:治破伤风、蛇咬伤,解毒止痛;

  • 配麝香/肉桂:治毛囊炎、疥癣,促进皮损恢复;

  • 配猪胆汁/滑石:治白秃头疮、痈疽溃烂,生肌敛疮。

六、用法用量

  • 内服:入丸散0.05-0.1g/日(需经水飞法炮制),忌过量或长期使用;

  • 外用:研末调敷、醋调或香油调和,治湿疹、蛇伤;

  • 炮制品:水飞雄黄粉(降低游离砷毒性)、精矿粉(橙黄色无光泽)。

七、使用禁忌

  • 禁用人群:孕妇、阴虚血虚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儿童;

  • 慎用情况: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者;

  • 相克禁忌:忌与朴硝、玄明粉、雌黄同用,忌辛辣油腻饮食;

  • 毒副作用:过量致砷中毒(恶心、呕吐、腹泻、肝损伤),长期使用可蓄积中毒。

八、炮制

  • 传统方法:水飞法(减毒关键,降低游离砷含量)、干研法、煮法;

  • 现代工艺:超微粉碎提升溶出率,真空包装防潮防蛀,微波干燥保持稳定性。

九、鉴别

  • 性状特征:深红/橙红块状,条痕淡橘红,金刚石样光泽,质脆易碎,断面树脂光泽;

  • 显微特征:含草酸钙簇晶、油室碎片;

  • 伪品警惕:与雌黄(黄色)、毒砂(含砷硫化物)区分,通过颜色、硬度(摩氏硬度1.5-2)、火烧试验(雄黄燃之熔融红紫色液体,有蒜臭气)。

十、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湿度<60%),密封防潮防蛀,避光保存。未开封保质期3年左右,开封后需定期检查,变色、结块或异味者禁用。

十一、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主含二硫化二砷(As₂S₂),含少量砷酸盐、微量元素(钙、镁、锌);

  • 药理作用:抗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抗病毒(流感、疱疹)、抗肿瘤(诱导癌细胞凋亡)、抗炎、抗氧化;

  • 安全性:需严格控制剂量,避免砷蓄积,长期使用需监测肝肾功能。

十二、总结

雄黄为解毒杀虫要药,尤擅治痈肿、蛇伤及疟疾,但毒性显著,需严格遵循“小剂量、短疗程”原则。临床禁用孕妇、阴虚血虚者,配伍需避相克药物,炮制首选水飞法减毒。贮藏宜防潮防蛀,使用前检查外观及气味。现代研究支持其多靶点作用,但毒性风险需警惕,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或超剂量服用。

十三、附图

原态

中药-雄黄-原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