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亦称羊起石、白石、石生,属角闪石族矿物透闪石(Tremolite)的变种,以纤维状、针状结晶为主。

二、入药部位

硅酸盐类角闪石族矿物透闪石及其异种透闪石石棉,采自矿物晶体部分,经炮制后入药。

三、性味归经

性温,味咸,归肾经。具有温肾壮阳、散寒止痛之效,直入下焦调理虚寒。

四、功效主治

  • 核心功效:温肾壮阳、散寒止痛、调经止带。

  • 主治病症

    • 肾阳虚衰:阳痿遗精、腰膝冷痛、宫寒不孕、崩漏带下;

    • 寒湿证:下焦虚寒腹痛、泄泻、风寒湿痹关节痛;

    • 其他:疮毒初起、刀箭伤、月经不调、遗尿尿频。

五、相关配伍

  • 经典配伍

    • 补肾壮阳:与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配伍,增强温肾助阳之力;

    • 调经散寒:配艾叶、当归、吴茱萸,治宫寒不孕、经寒腹痛;

    • 强筋骨:与杜仲、续断同用,缓解腰膝酸软;

    • 温命门:配附子、肉桂,治阴寒内盛、命门火衰。

  • 禁忌配伍:忌与羊血同服,避免降低药效;孕妇及阴虚火旺者禁用。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6g,或研末冲服1-3g(煅制后更易吸收);丸散剂遵医嘱。

  • 外用:研末调敷或酒淬后敷于患处,治疗疮毒、关节痛。

  • 药膳:与羊肉、鹿肉炖煮,佐以生姜、枸杞,每周不超过2次,忌生冷油腻。

七、使用禁忌

  • 禁忌人群:阴虚火旺、实热证、孕妇、经期女性、高血压患者;

  • 注意事项:避免久服、过量(可能致重金属中毒、口干便秘);忌与羊血同服;长期使用需监测肝肾功能;外用避免皮肤破损处。

八、炮制方法

  • 生用:洗净干燥后打碎,保留原始药性;

  • 煅阳起石:武火煅至红透,放冷研碎,增强酥脆性便于煎出成分;

  • 酒阳起石:煅后加黄酒淬制(100kg阳起石用20kg黄酒),强化壮阳作用,用于下焦虚寒证。

九、鉴别方法

  • 矿物特征:纤维状/针状集合体,白色至灰绿色,具绢丝光泽,硬度5-6,密度3.1-3.3g/cm³;

  • 阳起石玉:含阳起石成分的玉石,需通过色泽(均匀绿/蓝)、质地(细腻高硬度)、光泽(柔和)及重量(密度大)综合鉴别,避免与普通石料混淆。

十、贮藏条件

置干燥通风处,防潮防压碎,避免与异味物品同储,定期检查防尘。

十一、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主要含硅酸钙镁,含少量铁、锰等金属元素;

  • 药理作用:实验证实具有雄激素样作用、抗炎镇痛、改善生殖功能;

  • 毒性研究:长期过量可能致重金属蓄积中毒(如铅、砷),需控制剂量;

  •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需结合中医辨证。

十二、总结

阳起石作为温肾壮阳的经典矿物药,临床应用广泛,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其炮制方法(生用、煅制、酒淬)直接影响疗效与安全性,需遵医嘱使用。现代研究支持其传统功效,并揭示潜在毒性风险,强调规范用药的重要性。使用时需结合个体体质,避免盲目进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十三、附图

原态

中药-阳起石-原态.jpg

药材

中药-阳起石-药材.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