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金线兰又称金丝线、金耳环、鸟人参、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金线莲、金钱草、金线石松、金石蚕、少年红、小叶金耳环、麻叶菜等,属兰科植物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和金线兰(Anoectochilus formosanus)的全草。
二、入药部位
全草入药,包括根茎、叶及花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保留清热凉血、除湿解毒的药性。
三、性味归经
性凉,味甘,归肺、肝、肾、膀胱经。部分文献提及“微苦”或“有小毒”,需结合体质谨慎使用。
四、功效主治
核心功效:清热凉血、除湿解毒、保肝抗炎、镇痛镇静。
主治病症:
热症:肺热咳嗽、肺结核咯血、尿血、小儿急惊风、破伤风;
痛症: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慢性病:肾炎水肿、糖尿病、支气管扩张咯血、泌尿道结石;
现代应用:类风湿关节炎、重症肌无力、肝炎、肿瘤辅助治疗。
五、相关配伍
风湿关节炎:金线兰30g与猪肉120g炖熟,加黄酒适量,每日1-2次;
小儿急惊风:金线莲3-9g配八角莲3g煎服;
保肝抗炎:与枸杞、排骨炖汤,或直接冲泡代茶;
毒蛇咬伤:鲜品捣敷患处,配合内服解毒。
六、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鲜品用量可增至30g;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食疗:与鸡、猪骨、蛇肉等炖煮,或泡茶饮用,忌与辛辣食物同服。
七、使用禁忌
禁忌人群:孕妇、过敏体质、体质虚寒者、低血压患者;
注意事项:长期服用可能刺激胃肠道,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藜芦同用;服药期间忌饮酒及生冷食物。
八、炮制方法
生用:鲜品直接使用或晒干后切段;
晒干:夏秋季采收后晾干,保留原始药性;
炖煮:与肉类或骨类同炖,增强滋补效果。
九、鉴别方法
性状:根茎细,节明显,棕褐色;叶上面黑紫色,有金黄色网状脉,下面暗红色,主脉3-7条;总状花序顶生,萼片淡紫色,气微,味淡。
显微:横切面可见导管、木纤维及淀粉粒;
理化:薄层色谱可检出黄酮类、多糖成分。
十、贮藏条件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避免与异味物品同储,定期检查防霉变。
十一、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含脂肪、维生素C、钙、磷、钾、镁、铁、锰、锌、铜等微量元素,以及黄酮类、多糖、生物碱;
药理作用:保肝(降低转氨酶)、抗炎(抑制角叉菜胶致炎)、镇痛(减少醋酸扭体反应)、镇静(延长痛阈时间);
临床应用:治疗肺结核咯血、糖尿病、风湿病、肝炎、肿瘤辅助治疗,需结合中医辨证。
十二、总结
金线兰作为传统清热凉血药,临床应用广泛,其全草入药,性凉味甘,归肺、肝、肾、膀胱经,主治热症、痛症及慢性病。现代研究证实其保肝、抗炎、镇痛等作用,但需注意禁忌人群及用法用量。炮制以生用或晒干为主,贮藏需防潮防蛀。使用时需结合个体体质,避免盲目进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十三、附图
原态

